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煤炭资源物权化及其行政规制 | 第11-21页 |
一、煤炭资源与其物权化 | 第11-16页 |
(一) 煤炭资源的特性 | 第11-12页 |
(二) 煤炭资源物权 | 第12-13页 |
(三) 煤炭资源物权化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四) 煤炭资源物权化的可行性 | 第14-16页 |
二、煤炭资源物权化与行政规制 | 第16-21页 |
(一) 行政规制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 行政规制的主体 | 第17页 |
(三) 行政规制的类型 | 第17-18页 |
(四) 煤炭资源物权与行政规制的关系 | 第18页 |
(五) 自然资源物权理论中的行政规制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煤炭资源物权话中行政规制的必要性和准确定位 | 第21-29页 |
一、行政规制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一) 有利于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 第21-23页 |
(二) 有利于保证国家和劳动者安全 | 第23页 |
二、行政规制的定位——公、私法手段之间的选择 | 第23-29页 |
(一) 自然资源行为立法调整的历史追溯 | 第24-25页 |
(二) 对传统“二分法”观念的质疑 | 第25-26页 |
(三) 对公、私法手段的具体选择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涉及我国煤炭资源物权制度中行政规制的立法现状 | 第29-39页 |
一、我国煤炭资源物权化中行政规制相关立法依据 | 第29-30页 |
二、我国煤炭资源物权化中实施行政规制的主要缺陷 | 第30-34页 |
(一) 行政规制体制不顺 | 第31页 |
(二) 行政规制效率低下 | 第31-32页 |
(三) 行政规制权力滥用 | 第32-33页 |
(四) 行政规制方式陈旧 | 第33-34页 |
三、我国煤炭资源物权化中行政规制问题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一) 行政规制权力本身配置的不合理性 | 第34页 |
(二) 物权制度存在瑕疵 | 第34-35页 |
(三) 存在立法空白,缺乏可操作性 | 第35-36页 |
(四) 传统行政规制模式的桎梏 | 第36-37页 |
(五) 行政规制监督的不到位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煤炭资源物权化中行政规制体系的完善 | 第39-46页 |
一、行政规制权力的优化配置 | 第39-40页 |
(一) 科学确定体制标准 | 第39-40页 |
(二) 合理划分规制权限 | 第40页 |
二、确立针对物权制度的属地化规制 | 第40-42页 |
三、实现行政规制模式的转变 | 第42-43页 |
四、严格责任追究,加强规制监督 | 第43-45页 |
(一) 加强行政规制的监督 | 第43-44页 |
(二) 严格行政规制责任的追究 | 第44-45页 |
五、实现行政规制方式的多样性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煤炭资源物权化行政规制方式的选择 | 第46-54页 |
一、行政许可制度 | 第46-51页 |
(一) 初始分配中的行政许可 | 第47-50页 |
(二) 流转中的行政许可 | 第50-51页 |
二、煤炭资源供给的总量控制制度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