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电动多叶光栅的应用和发展 | 第8-11页 |
| ·电动多叶光栅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8-10页 |
| ·电动多叶光栅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电动多叶光栅设计任务及要求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电动多叶光栅系统设计 | 第12-18页 |
| ·电动多叶光栅系统组成 | 第12-13页 |
| ·电动多叶光栅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13-15页 |
| ·电动多叶光栅控制系统的主要器件 | 第15-18页 |
| 第三章 DMLC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8-42页 |
| ·ARM 核心控制部分 | 第18-22页 |
| ·核心控制部分电路设计 | 第18-19页 |
| ·LPC2132 的复位电路 | 第19-20页 |
| ·主ARM 的通信中枢功能 | 第20-21页 |
| ·主ARM 的防叶片碰撞功能 | 第21-22页 |
| ·ARM-FPGA 信息管理和控制部分 | 第22-38页 |
| ·信息管理和控制部分电路设计 | 第22-23页 |
| ·叶片坐标数据的存储 | 第23-28页 |
| ·叶片的位置控制 | 第28-34页 |
| ·叶片的速度控制 | 第34-38页 |
| ·电机的驱动和控制部分 | 第38-42页 |
| ·驱动芯片 A3968SLB 的简介及硬件电路设计 | 第38-40页 |
| ·驱动和控制部分与电机的硬件连接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DMLC 系统的通信设计 | 第42-54页 |
| ·监控计算机对主ARM 的一对一通信 | 第42-48页 |
| ·串行通信的设计方案 | 第42-43页 |
| ·串行通信的实现 | 第43-48页 |
| ·主从ARM 间的一对多通信 | 第48-52页 |
| ·1~2C 总线的简介 | 第48-49页 |
| ·主从ARM 间1~2C 通信的实现 | 第49-52页 |
| ·从ARM 与FPGA 之间的通信 | 第52-54页 |
| ·从ARM 与FPGA 的连接设计 | 第52页 |
| ·从ARM 与FPGA 间自定义总线的操作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硬件调试与指标功能测试 | 第54-63页 |
| ·硬件调试 | 第54-56页 |
| ·功能及指标测试 | 第56-60页 |
| ·设计改进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 附录 | 第66-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