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 ·稀土原子的概述 | 第9-11页 |
| ·Eu 原子高激发态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15-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5-18页 |
| ·孤立实激发技术 | 第15-16页 |
| ·实验激发路线 | 第16-18页 |
| ·实验装置 | 第18-23页 |
| ·激光激发系统 | 第19-22页 |
| ·原子束产生系统 | 第22-23页 |
| ·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 第23页 |
| ·实验中所采用的探测技术 | 第23-25页 |
| ·直接光电离技术 | 第23-24页 |
| ·自电离探测技术 | 第24-25页 |
| ·典型实验光谱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25-29页 |
| 第三章 理论方法 | 第29-32页 |
| ·有心力场的近似 | 第29页 |
| ·光电离探测原子的理论 | 第29-30页 |
| ·自电离探测理论 | 第30-31页 |
| ·有效量子数的计算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EU 原子束缚态的光谱 | 第32-45页 |
| ·激发路线的选择 | 第32-34页 |
| ·采用不同激发路线所得到的光谱数据 | 第34-41页 |
| ·采用不同激发路线所得到的光谱数据的对比 | 第41-45页 |
| 第五章 EU原子自电离态的光谱 | 第45-51页 |
| ·收敛于6p~+_(1/2)(J=3)电离限的自电离态的光谱 | 第45-48页 |
| ·收敛于6p~+_(1/2)(J=4)电离限的自电离态的光谱 | 第48-49页 |
| ·具有双峰结构的自电离态的光谱 | 第49-51页 |
| 第六章 利用探测技术识别不同原子状态 | 第51-59页 |
| ·自电离探测的激发路线 | 第51-52页 |
| ·自电离探测光的选择 | 第52页 |
| ·不同自电离探测线所得光谱数据的比较 | 第52-54页 |
| ·RYDBERG 态与价态的区分 | 第54-59页 |
| 第七章 总结 | 第59-61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9页 |
| ·主要创新之处 | 第59-60页 |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