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旅游在阳朔反贫困中的角色与功能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 理论背景与意义第9页
  (二) 研究区域背景分析第9-10页
 二、国内外旅游反贫困研究进展第10-16页
  (一) 国外旅游反贫困研究的历程与内容第11-15页
  (二) 国内旅游反贫困研究的贡献与局限性第15页
  (三) 旅游反贫困的概念第15-16页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6-21页
  (一) 研究的可行性第16-17页
  (二) 研究思路第17页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四) 资料来源第18-19页
  (五) 理论与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旅游在阳朔反贫困中的功能研究第21-35页
 一、阳朔旅游业的历史沿革第21-23页
  (一) 阳朔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第21-22页
  (二) 阳朔旅游业发展的阶段分析第22-23页
 二、旅游在阳朔反贫困中的角色及其功能分析第23-35页
  (一) 主导者角色及其功能分析第24-31页
  (二) 中介者角色及其功能分析第31-35页
第三章 旅游在阳朔反贫困中的功能评估第35-45页
 一、评估指标第35-36页
 二、直接经济效应评估第36-40页
  (一) 旅游业总收入与阳朔相关经济因子的相关分析第36-38页
  (二) 不同收入阶层的恩格尔系数比较第38-39页
  (三) 发展性支出的比较第39-40页
  (四) 旅游直接就业第40页
 三、间接经济效应评估第40-45页
  (一) 社会福利性质的政府转移支付第40-41页
  (二) 政府专项转移支付第41-44页
  (三) 社会文化与环境影响评估第44-45页
第四章 影响阳朔旅游反贫困的因素分析第45-54页
 一、社会因素第45-47页
  (一) 基础设施第45页
  (二) 社会政策第45-46页
  (三) 贫困人口的参与能力第46-47页
 二、经济因素第47-49页
  (一) 品牌的影响第47页
  (二) 广阔的市场第47-48页
  (三) 旅游企业的快速发展第48-49页
 二、自然因素第49-50页
  (一) 不断改善的环境第49-50页
  (二) 丰富的旅游资源第50页
 三、文化因素第50-51页
 四、空间因素第51-52页
 五、其他因素第52-54页
  (一) 旅游业自身的优势第52页
  (二) 先进理念的借鉴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4-58页
 一、结论第54页
 二、讨论第54-58页
  (一) 关于就业第55页
  (二) 关于贫困的定义与评估指标第55页
  (三) 关于研究的案例地第55页
  (四) 关于研究方法第55-56页
  (五) 关于旅游反贫困的组织体系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硕士阶段发表科研论文、参与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桂林漓江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
下一篇: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目的地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