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桂林漓江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页
 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3 相关理论第13-16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第13页
   ·区域发展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第13-14页
   ·旅游系统理论第14-15页
   ·耗散结构理论第15-16页
 4 研究思路第16-18页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述评第18-27页
 1 国外研究进展第18-22页
   ·河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第18-20页
   ·河流景观研究第20页
   ·河流旅游经营与管理研究第20-21页
   ·河流旅游地感知研究第21页
   ·河流旅游影响研究第21页
   ·城市河流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第21-22页
 2 国内研究进展第22-24页
   ·河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第22页
   ·河流景观保护研究第22页
   ·自然河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第22-23页
   ·城市河流景观及旅游开发研究第23页
   ·河流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第23-24页
   ·河流旅游生态环境研究第24页
 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4-25页
 4 研究启示第25-27页
第三章 河流旅游地系统特征第27-34页
 1 河流旅游地系统的特征第27-31页
   ·河流旅游地系统的形态——空间结构第27-30页
   ·河流旅游地系统的内涵——功能要素第30-31页
 2 河流旅游地系统演化模型的构建第31-34页
第四章 桂林漓江旅游地系统演化过程第34-51页
 1 系统萌芽期第35-37页
 2 系统形成期第37-40页
 3 系统发展期第40-45页
 4 系统优化期第45-46页
 5 桂林漓江旅游地系统演化特征第46-51页
   ·空间结构的有序生成第47-48页
   ·功能结构的有序生成第48-51页
第五章 桂林漓江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第51-62页
 1 演化的本质——耗散结构系统的负熵输入第51-52页
 2 演化的动力——系统要素的非线性作用第52-62页
   ·旅游地系统的他组织——外部力量介入与内部中心控制第53-58页
   ·旅游地系统的自组织——系统内部要素的非线性作用第58-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62-65页
 1 主要结论第62-63页
 2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63-64页
   ·主要创新点第63页
   ·主要不足之处第63-64页
 3 有待深入的地方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曲阜市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研究
下一篇:旅游在阳朔反贫困中的角色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