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论文

1949-1978:中国群众运动成因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绪论第12-28页
 一、选题的由来与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2-15页
 二、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第15-18页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8-23页
 四、本文的学术创新与研究难点第23-24页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基本结构第24-28页
第一章 群众运动的基本概念第28-52页
 第一节 群众运动的含义第28-34页
  一、群众运动的含义及本质第28-31页
  二、与群众运动相关的社会运动、政治运动的概念第31-34页
 第二节 群众运动的动力机制、功能及其基本特征第34-42页
  一、群众运动的动力机制第34-36页
  二、群众运动的功能第36-38页
  三、群众运动的基本特征第38-42页
 第三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第42-50页
  一、1919 年5 月—1927 年7 月群众运动的兴起阶段第42-46页
  二、1927 年8 月—1937 年7 月群众运动的发展阶段第46-48页
  三、1937 年7 月—1949 年9 月群众运动的成熟阶段第48-50页
 小结第50-52页
第二章 群众运动的模式、类型及特点第52-78页
 第一节 群众运动的一般模式第52-56页
  一、社会运动的四大发展阶段第52-53页
  二、群众运动的一般模式第53-56页
 第二节 群众运动的类型第56-65页
 第三节 群众运动的总趋势与特点第65-77页
  一、群众运动的总趋势第65-72页
  二、群众运动的总特点第72-77页
 小结第77-78页
第三章 群众运动成因的社会历史之维第78-122页
 第一节 群众运动不断生成的惯性之因与现实需求第78-90页
  一、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身份与角色转变滞后带来的结果第78-80页
  二、路径依赖与“惯习”的重塑导致革命时期群众运动经验的全面回归第80-82页
  三、危机状态下的功能需求与体制内资源匮乏的无奈选择第82-90页
 第二节 群众运动不断生成的体制性根源第90-102页
  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群众运动不断生成的影响与作用第90-98页
  二、党政军群一体化的组织领导体制对群众运动不断生成的组织网络保障第98-102页
 第三节 群众运动不断生成的社会心理因素第102-121页
  一、长期存在对领袖和权威迷信与崇拜的心理第103-106页
  二、普遍存在服从和顺从的心理第106-111页
  三、浓厚的平均主义社会心理第111-113页
  四、轻视法律、迷信运动的心理第113-117页
  五、群体情景下的从众心理第117-121页
 小结第121-122页
第四章 群众运动成因的动员策略之维第122-157页
 第一节 群众运动动员的基本理论第123-128页
  一、群众运动动员的概念第123-125页
  二、群众运动动员的过程与策略第125-127页
  三、群众运动动员的功能第127-128页
 第二节 群众运动动员的主要策略与运动的生成第128-154页
  一、通过集中、反复的宣传鼓动来促进群众运动的发动与产生第129-135页
  二、通过组织控制的动员策略来推动群众运动的不断生成第135-140页
  三、通过利益诱导与情感启发来驱动群众运动的不断生成第140-149页
  四、通过典型、榜样的示范带动与引领推动来促使群众运动的不断开展第149-152页
  五、通过权威控制、支配来推动群众运动的发动、深入与进行第152-154页
 小结第154-157页
第五章 群众运动成因的毛泽东个人因素之维第157-190页
 第一节 毛泽东的运动情结及其对群众运动的看法和认识第157-168页
  一、毛泽东的群众运动情结第157-161页
  二、毛泽东对于群众运动的看法与认识第161-168页
 第二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认识与判断第168-176页
  一、过渡时期毛泽东对于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认识与判断第169-172页
  二、八大及八大以后毛泽东对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认识与判断第172-176页
 第三节 个人权威和个人崇拜与群众运动的生成第176-187页
  一、毛泽东在中共党内和国家中至高无上的权威与群众运动的不断生成第176-180页
  二、毛泽东对待个人崇拜的态度与群众运动的不断生成第180-187页
 小结第187-190页
第六章 群众运动不断生成的历史教训与启示第190-214页
 第一节 群众运动不断生成的历史教训第190-197页
  一、随着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的角色必须及时加以转换第190-192页
  二、群众运动并不等同于群众路线,二者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第192-194页
  三、必须切实改变“一元化”领导体制所导致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情况第194-196页
  四、切实加强对于国民良好、积极而又健康的社会心理的培育与建设第196-197页
 第二节 群众运动不断生成的历史启示第197-214页
  一、启示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彻底否定群众运动第198-205页
  二、启示二:不断发展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205-207页
  三、启示三:制度建设是根本,国家的一切建设应在制度化的基础上寻找前进的道路第207-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25页
后记第225页

论文共2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婚姻与家庭研究(1950-1985)
下一篇: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县级政府管理研究(1937-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