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论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2页
第一章 持有型犯罪现状反思第12-16页
 一、持有型犯罪立法概览第12-13页
 二、持有型犯罪的立法论意义第13-14页
  (一) 有效的预防犯罪第13页
  (二) 体现了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第13-14页
  (三) 缓解举证困难,降低司法成本第14页
 三、持有型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14-16页
第二章 持有型犯罪客观方面分析研究第16-23页
 一、持有的界定第16页
 二、持有行为的特征第16-18页
  (一) 限定性第17页
  (二) 静态性第17页
  (三) 依附性第17-18页
  (四) 时间持续性第18页
 三、持有的独立性第18-23页
  (一) 对附属说的质疑第18-20页
  (二) 对独立说的论证第20-23页
第三章 持有型犯罪主观方面分析研究第23-33页
 一、持有型犯罪的主观方面第23-24页
  (一) 主观罪过须为故意第23页
  (二) 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第23-24页
 二、严格责任的引入第24-33页
  (一) 严格责任概述第25-27页
  (二) 关于引入严格责任的质疑第27-30页
  (三) 相对严格责任在持有型犯罪中的适用第30-33页
第四章 持有型犯罪相关问题研究第33-39页
 一、持有型犯罪的举证责任第33-34页
 二、持有型犯罪与传统犯罪类型第34-36页
  (一) 持有型犯罪与行为犯第34页
  (二) 持有型犯罪与持续犯第34-35页
  (三) 持有型犯罪与状态犯第35页
  (四) 持有型犯罪是一种新的类别第35-36页
 三、关于持有型犯罪的停止形态第36-37页
  (一) 持有型犯罪的既遂第36页
  (二) 关于持有型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第36-37页
 四、持有型犯罪的罪数第37-39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持有型犯罪的建议第39-47页
 一、持有型犯罪的立法缺陷第39-43页
  (一) 罪名不统一第39-40页
  (二) 罪与罪间存在冲突第40页
  (三) 法定刑配置不协调第40-42页
  (四) 有些重要的持有型犯罪尚未被规定第42-43页
 二、持有型犯罪的完善第43-47页
  (一) 罪名的协调统一第43页
  (二) 罪与罪间冲突的解决第43页
  (三) 法定刑的合理配置第43-45页
  (四) 增设新的持有型犯罪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谢某交通肇事案的法律分析
下一篇:关于“醉酒驾驶”法律问题研究--以刘某酒后驾驶肇事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