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一、从宪政角度探析乞讨行为的背景 | 第8页 |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一) 乞讨行为的性质定位 | 第9页 |
| (二) 乞讨行为与良性秩序间的平衡 | 第9-10页 |
| (三) 对乞讨行为的救助和管理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乞讨行为及其宪政分析 | 第12-26页 |
| 一、乞讨行为的界定 | 第12-15页 |
| 二、乞讨行为存在的历史与现状 | 第15-18页 |
| (一) 乞讨行为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 | 第15-16页 |
| (二) 当代中国乞讨行为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 三、乞讨行为的宪政分析 | 第18-26页 |
| (一) 乞讨行为是为了实现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一种手段 | 第18-19页 |
| (二) 乞讨行为是一种"积极自由" | 第19-21页 |
| (三) 乞讨行为这种"积极自由"在宪法上是一种人身自由,包含在人身自由权的范畴之内 | 第21页 |
| (四) 乞讨行为的利弊分析 | 第21-26页 |
| 第二章 对乞讨行为进行救助和管理的必要性 | 第26-30页 |
| 一、对乞讨行为人进行救助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 (一) 对乞讨行为人进行救助是实现公民生存权所要求的 | 第26-27页 |
| (二) 对乞讨行为进行救济的现实社会意义 | 第27页 |
| 二、对乞讨行为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 第27-30页 |
| (一) 对乞讨行为进行管理是自由与秩序相冲突所要求的 | 第27-28页 |
| (二) 对乞讨行为进行管理的现实社会意义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我国目前对乞讨行为救助和管理的做法分析 | 第30-40页 |
| 一、我国目前对乞讨行为救助和管理的做法 | 第30-31页 |
| (一) 救助和引导 | 第30-31页 |
| (二) 规范和限制 | 第31页 |
| (三) 处罚和打击 | 第31页 |
| 二、对我国目前救助和管理乞讨行为做法的评析 | 第31-40页 |
| (一) 我国在救助和管理乞讨行为上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 第32-35页 |
| (二) 当前我国在对乞讨行为进行救助和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35-40页 |
| 第四章 完善对乞讨行为救助和管理的几点思考 | 第40-46页 |
| 一、完善救助管理相关立法,提高救助管理实效 | 第40-44页 |
| (一) 救助和引导方面 | 第40-41页 |
| (二) 规范和限制方面 | 第41-43页 |
| (三) 处罚与打击方面 | 第43-44页 |
| 二、完善救助管理机构,扩展救助管理思路 | 第44-46页 |
| (一) 政府加大投入,设立福利院 | 第44页 |
| (二) 扩展救助管理思路 | 第44-46页 |
| 结语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6页 |
| 个人简历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