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6蛋白与病毒编码的部分蛋白及水稻蛋白间的互作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9-19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研究概况第9-13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及危害第9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害症状第9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原因分析第9-10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测预报及防治对策第10-11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播介体和寄主范围第11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性质第11-12页
     ·RBSDV 分类地位第12页
     ·RBSDV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第12-13页
     ·RBSDV 检测第13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第13-18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原理第13-14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特点第14-15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衍生系统第15-16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植物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6-18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应用第1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2 RBSDV 病毒基因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第19-33页
   ·实验材料第19页
     ·供试水稻、菌株和质粒第19页
     ·PCR 引物第19页
     ·主要试剂第19页
   ·实验方法第19-24页
     ·水稻病叶总RNA 的提取第19-20页
     ·RT-PCR 扩增 RBSDV S5A、S6、S8、S9-1、S9-2、S10第20-21页
     ·PCR 产物的检测和回收第21页
     ·目的片段与pMD18-T 克隆载体连接第21页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第21-22页
     ·阳性克隆的鉴定筛选第22-23页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3-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31页
     ·PCR 扩增结果第24-25页
     ·重组克隆载体的鉴定第25-29页
     ·重组酵母表达载体的鉴定第29-31页
   ·小结与讨论第31-33页
3 P6 与若干病毒编码蛋白互作研究第33-38页
   ·实验材料第33页
     ·菌株和质粒第33页
     ·主要试剂第33页
   ·实验方法第33-36页
     ·菌株的验证第33页
     ·载体和菌株的保存第33-34页
     ·AH10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4页
     ·重组质粒转化酵母菌AH109第34页
     ·重组质粒的自激活活性检测第34-35页
     ·重组质粒对AH109 细胞毒性检测第35页
     ·两重组质粒共转化AH109第35页
     ·蛋白互作的检测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菌株的验证第36页
     ·重组质粒对细胞毒性和自激活活性检测第36-37页
     ·蛋白互作的检测第37页
   ·小结与讨论第37-38页
4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水稻CDNA 文库第38-44页
   ·材料第38页
     ·cDNA 文库、菌株和质粒第38页
     ·主要试剂第38页
     ·PCR 引物第38页
   ·方法第38-40页
     ·酵母菌AH10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8页
     ·cDNA 文库质粒转化酵母菌第38页
     ·阳性克隆菌落的筛选第38-39页
     ·阳性克隆酵母质粒的提取第39页
     ·PCR 鉴定阳性克隆中文库质粒的 cDNA 插入片段第39页
     ·酵母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DH5α及 PCR 再鉴定第39-40页
     ·阳性克隆的测序及分析第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阳性克隆的筛选第40页
     ·PCR 鉴定cDNA 插入片段第40-41页
     ·阳性克隆的测序及分析第41-42页
   ·小结与讨论第42-44页
5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1 缩略语第48-49页
附录2 主要试剂与缓冲液配制第49-52页
附录3 载体图谱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虫酰肼水分散粒剂的研制
下一篇:香蕉枯萎病菌GFP标记和β-葡萄糖甘酶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