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后风险控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建设工程保险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建设工程保险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建设工程保险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国内外工程保险的发展状况分析 | 第16-24页 |
·国外工程保险的发展 | 第16-17页 |
·中国工程保险的发展 | 第17-19页 |
·中国建筑业对工程保险发展的影响 | 第19-21页 |
·中国工程保险市场分析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工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后争议 | 第24-37页 |
·建筑工程一切险的特点、相关利益人与标的 | 第24-26页 |
·建筑工程一切险的特点 | 第24-25页 |
·建筑工程一切险相关利益人 | 第25-26页 |
·建筑工程一切险的标的 | 第26页 |
·建筑工程一切险的物质损失责任范围 | 第26-27页 |
·建筑工程一切险的第三者责任范围 | 第27-28页 |
·中外建筑工程一切险的比较 | 第28-30页 |
·工程保险险后索赔过程中的争议类型 | 第30-33页 |
·因保险财产界定不清产生的争议 | 第30-31页 |
·因保险原因界定不清产生的争议 | 第31页 |
·因对保险合同条款理解不同产生的争议 | 第31-32页 |
·因保险公估法律地位未明确产生的争议 | 第32-33页 |
·因第一受益人条款产生的争议 | 第33页 |
·工程保险险后索赔过程中的争议成因分析 | 第33-36页 |
·因信息不对称导致争议 | 第33-34页 |
·保险合同双方对保险利益理解不一致 | 第34页 |
·保险合同双方对近因原则理解不一致 | 第34页 |
·保险合同双方对赔偿处理条款理解不一致 | 第34-35页 |
·保险合同双方对保险争议条款理解不一致 | 第35页 |
·保险合同双方对公估单位的认可度不一致 | 第35-36页 |
·保险合同双方对第一受益人条款理解不一致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工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后风险控制研究 | 第37-48页 |
·工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后内部风险控制研究 | 第37-43页 |
·风险管理组织的设计 | 第37-38页 |
·工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后的风险识别 | 第38-39页 |
·建筑工程一切险保险条款风险识别 | 第39-40页 |
·工程项目投保后防灾减损工作中的风险控制 | 第40-41页 |
·工程项目投保后索赔工作中的风险控制 | 第41-43页 |
·工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后外部风险控制研究 | 第43-47页 |
·外部风险识别 | 第44-46页 |
·外部风险控制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工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后风险控制实证研究 | 第48-54页 |
·重庆市渝隆路工程建筑工程一切险保险索赔基本情况 | 第48-51页 |
·投保工程的基本情况 | 第48页 |
·渝隆路Ⅰ、Ⅱ标建筑工程一切险的保险合同内容 | 第48-50页 |
·投保工程遇险情况及索赔谈判情况 | 第50-51页 |
·工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后风险控制构建 | 第51-53页 |
·内部风险控制 | 第51-52页 |
·外部风险控制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4-55页 |
·主要结论 | 第54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