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是善良社会的美德--解读德沃金《至上的美德》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9页 |
2 平等的蕴意:时下中国对平等的争议 | 第9-12页 |
·平等的状态:应然与实然 | 第9-10页 |
·平等的路径:起点和归宿 | 第10-12页 |
3 至上的美德:平等地关心与尊重 | 第12-34页 |
·德沃金平等理论的起源 | 第12-15页 |
·德沃金其人 | 第12-13页 |
·德沃金平等理论产生的渊源 | 第13-15页 |
·德沃金平等理论的形成 | 第15-19页 |
·新自然法学派的传承 | 第15-16页 |
·对功利主义和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 | 第16-17页 |
·与罗尔斯、诺齐克平等思想的区别 | 第17-19页 |
·德沃金平等理论的体系 | 第19-34页 |
·平等的依据 | 第19-21页 |
·平等与自由的关系 | 第21-22页 |
·平等主义共同体的内涵 | 第22-24页 |
·福利平等的面目 | 第24-27页 |
·资源平等的意蕴 | 第27-28页 |
·政治平等的真谛 | 第28-30页 |
·平等理论的实践 | 第30-34页 |
4 平等的实现:思考和探索 | 第34-39页 |
·平等是善良社会美德的标志 | 第34-35页 |
·法律保障平等的实现 | 第35-37页 |
·政府对实现平等的责任 | 第37-39页 |
5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