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碳纳米管简介 | 第13-16页 |
·碳纳米管的结构 | 第13页 |
·碳纳米管的性能 | 第13-15页 |
·碳纳米管的应用 | 第15-16页 |
·金属纳米粒子 | 第16-18页 |
·金属纳米粒子的性质 | 第16页 |
·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16-17页 |
·金属纳米粒子的应用 | 第17-18页 |
·MWCNTs 负载金属纳米粒子 | 第18-24页 |
·MWCNTs 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18-19页 |
·MWCNTs 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MWCNTs 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 第21-24页 |
·论文设想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1页 |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催化剂表征使用的主要仪器 | 第27页 |
·材料制备使用的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材料表征方法 | 第28-29页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8页 |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8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28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28-29页 |
·电化学测试体系及方法 | 第29-31页 |
·电化学测试体系 | 第29页 |
·循环伏安法 | 第29-30页 |
·吸附溶出伏安法 | 第30页 |
·计时电流法 | 第30-31页 |
第三章 PtAu/MWCNTs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31-43页 |
·前言 | 第31-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3-34页 |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34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MWCNTs 的红外测试 | 第34-35页 |
·催化剂的XRD 表征 | 第35-36页 |
·催化剂的TEM 表征 | 第36页 |
·工作电极的有效面积的测定 | 第36-38页 |
·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测试 | 第38-41页 |
·抗中毒能力的比较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PtAu-alloy/MWCNTs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43-55页 |
·前言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PtAu-alloy/MWCNTs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4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PtAu-alloy/MWCNTs 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45-48页 |
·PtAu-alloy/MWCNTs 电极有效活化面积的测定 | 第48页 |
·PtAu-alloy/MWCNTs 电催化氧化HCOOH 的性能测试 | 第48-52页 |
·CO 的溶出伏安实验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Pt@ Au/MWCNTs 复合材料用于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多巴胺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第55-70页 |
·前言 | 第55-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MWCNTs 负载铂金纳米颗粒的制备过程 | 第56-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9页 |
·Pt@ Au/MWCNTs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8-60页 |
·Pt@ Au/MWCNTs 电极的有效面积的测定 | 第60-62页 |
·pH 对Pt@ Au/MWCNTs 氧化DA 的影响 | 第62-63页 |
·扫描速度对DA 氧化的影响 | 第63-64页 |
·DA 的检测 | 第64-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总结 | 第70-72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70-71页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和特色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