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部分 | 第18-50页 |
| 第一章 E. coli Top10 对小鼠黑色素瘤肿瘤组织的靶向性探讨 | 第18-33页 |
| 1 材料 | 第19-20页 |
| ·实验动物 | 第19-20页 |
| ·细胞株,菌株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 2 方法 | 第20-24页 |
| ·瘤细胞的培养 | 第20-21页 |
|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 第21页 |
| ·观察指标 | 第21页 |
| ·E. coli Top10 肿瘤靶向性检测 | 第21-23页 |
| ·E. coli Top10 在肿瘤组织中定值的最小剂量检测 | 第23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23-24页 |
| 3 结果 | 第24-28页 |
| ·瘤生长情况 | 第24-25页 |
| ·各组小鼠肿瘤平均出现的时间、平均荷瘤时间及组间差异 | 第25页 |
| ·小鼠肿瘤生长的特点 | 第25页 |
| ·E. coli Top10 肿瘤靶向性检测组织匀浆计数定量结果 | 第25-26页 |
| ·E. coli Top10 在肿瘤组织中定值的最小剂量检测 | 第26-27页 |
| ·E. coli Top10 的低毒性 | 第27-28页 |
| 4 讨论 | 第28-29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 第二章 侵染性E. coli Top10 的构建 | 第33-50页 |
| 1 材料 | 第34-36页 |
| ·细菌、细胞株、质粒 | 第34页 |
| ·主要试剂 | 第34-36页 |
| 2 方法 | 第36-41页 |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6页 |
| ·氨卞抗生素抗性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第36-40页 |
|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 基因在HeLa 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 第40页 |
| ·带有氨卞抗生素抗性基因启动子的侵染素基因的克隆 | 第40-41页 |
| ·重组E.coli Top10 侵染性检测 | 第41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41页 |
| 3 结果 | 第41-46页 |
| ·氨卞抗生素抗性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第41-43页 |
| ·启动子活性的检测 | 第43-44页 |
| ·带有氨卞抗生素抗性基因启动子的侵染素基因的克隆 | 第44-46页 |
| ·重组E.coli Top10 侵染性检测 | 第46页 |
| 4 讨论 | 第46-48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个人简历 | 第51-52页 |
| 附录1 常用仪器设备 | 第52-53页 |
| 附录2 英文缩略语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