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

观测环境对强震记录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强震台站建设规范第12-14页
   ·观测环境对地面运动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4-16页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6-18页
第二章 模型选取及其实现第18-32页
   ·引言第18页
   ·人工边界第18-22页
     ·透射边界第19页
     ·粘性边界第19-20页
     ·旁轴边界第20页
     ·粘-弹性边界第20-22页
   ·人工边界的波动输入第22-26页
     ·透射边界中的波动输入方法第23页
     ·粘性边界中的波动输入第23-24页
     ·粘弹性边界中的波动输入第24-26页
   ·网格划分第26-27页
   ·人工边界选取第27-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局部场地地形的影响第32-50页
   ·引言第32-33页
   ·什邡八角强震台第33-37页
     ·局部场地环境第33页
     ·地质资料第33-36页
     ·震害分布第36-37页
   ·有限元建模分析第37-47页
     ·线弹性模型分析第38-44页
     ·弹塑性模型分析第44-47页
   ·小结第47-50页
第四章 大型结构的影响第50-64页
   ·引言第50页
   ·江油含增强震台第50-54页
     ·局部场地环境第50页
     ·地质资料第50-53页
     ·震害分布第53-54页
   ·有限元建模分析第54-61页
     ·线弹性模型分析第55-58页
     ·弹塑性模型分析第58-61页
   ·小结第61-64页
第五章 观测室及基墩的影响第64-74页
   ·引言第64-65页
   ·观测室的影响第65-70页
     ·常见观测室外观及尺寸第65-66页
     ·模型建立第66-67页
     ·结果分析第67-70页
   ·基墩的影响第70-73页
     ·基墩外观及尺寸第70页
     ·模型建立第70-71页
     ·结果分析第71-73页
   ·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结论第74页
   ·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隧道地震反应分析及土—结接触面问题初探
下一篇: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响应与变形破坏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