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老街省地图 | 第8-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2页 |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 一、性别平等的思想 | 第11页 |
| 第二节 性别平等的内涵 | 第11-16页 |
| 一、性别与社会性别(性与性别) | 第12-13页 |
| 二、男女在社会性别上的差异可以从观念领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来看 | 第13-14页 |
| 三、性别平等的权力平等性 | 第14页 |
| 四、性别平等的内容和优惠性 | 第14-15页 |
| 五、研究哈尼族性别平等的价值 | 第15-16页 |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 一、外国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 二、中国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 三、越南文献综述 | 第19页 |
| 第三节 研究的对象、范围与方法 | 第19-20页 |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9-20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第四节 本文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 第20-22页 |
| —、平等并非是不承认差异的完全一致 | 第20-21页 |
| 二、论文的创新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巴沙县雨低乡老寨村的哈尼族情况 | 第22-34页 |
| 第一节 雨低乡老寨村的哈尼族概况 | 第22-24页 |
| 一、老寨村的环境结构 | 第22-23页 |
| 二、村寨结构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越南哈尼族的变化过程与历史 | 第24-27页 |
| 一、人口变化过程 | 第24页 |
| 二、越南哈尼族的历史 | 第24-27页 |
| 第三节 哈尼族社会结构与森林保护 | 第27-34页 |
| 一、社会结构 | 第27页 |
| 二、传统文化中的当地森林保护知识 | 第27-34页 |
| 第三章 婚姻家庭中的妇女角色与性别平等 | 第34-55页 |
| 第一节 婚丧嫁娶中的妇女角色与性别平等 | 第34-37页 |
| 一、取名礼俗的仪式 | 第35-36页 |
| 二、婚姻中的性别平等 | 第36-37页 |
| 第二节 家庭结构与性别平等 | 第37-41页 |
| 一、家庭结构 | 第37-38页 |
| 二、家庭类型 | 第38-40页 |
| 1 核心家庭 | 第38-39页 |
| 2 主干家庭 | 第39-40页 |
| 三、家庭关系与性别平等 | 第40-41页 |
| 第三节 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 第41-43页 |
| 第四节 家庭关系中的妇女角色 | 第43-46页 |
| 一、夫妻关系的妇女角色 | 第43-44页 |
| 二、婆媳关系中的妇女角色 | 第44页 |
| 三、公婆对媳妇的关系 | 第44-46页 |
| 第五节 丧葬礼俗中的妇女角色 | 第46-55页 |
| 一、沐浴 | 第47-50页 |
| 二、报丧 | 第50-51页 |
| 三、砍牛祭丧 | 第51-52页 |
| 四、送丧 | 第52-54页 |
| 五、安葬礼仪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经济生活中的妇女角色与性别平等 | 第55-65页 |
| 第一节 越南哈尼族的传统农耕梯田 | 第55-57页 |
| 一、哈尼族的梯田 | 第55-57页 |
| 第二节 妇女在采集和饲养业中的角色 | 第57-58页 |
| 第三节 梯田农耕的妇女角色与性别平等 | 第58-63页 |
| 一、梯田耕作的男女的工作分工 | 第59-60页 |
| 二、农业耕作系统的管理 | 第60-63页 |
| 第四节 妇女在商品买卖中的角色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宗教信仰中的妇女角色与性别平等 | 第65-79页 |
| 第一节 老寨村哈尼族的传统文化现状 | 第65-66页 |
| 第二节 宗教信仰 | 第66-71页 |
| 一、祖先崇拜与性别平等 | 第67-70页 |
| 二、森林、水源崇拜与性别平等 | 第70-71页 |
| 第三节 妇女在传统节日的角色与性别平等 | 第71-79页 |
| 一、妇女在冬节 “Gà tho tho”的角色 | 第71-72页 |
| 二、妇女在新米节的角色 | 第72页 |
| 三、妇女在苦扎扎节的角色 | 第72-79页 |
| 1、苦扎扎节仪式的过程 | 第73-77页 |
| 2、苦扎扎节仪式的现代变迁 | 第77-79页 |
| 结语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附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