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60个中国小麦品种抗叶锈性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8页
   ·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定名及特性第11-12页
   ·抗叶锈基因的表达第12-13页
   ·抗病基因的研究方法第13-16页
     ·常规杂交法第13-14页
     ·基因推导法第14页
     ·抗病基因染色体定位法第14-15页
     ·遗传标记第15-16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6-17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小麦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的改进第18-25页
   ·试验材料第18-19页
     ·供试材料第18页
     ·主要仪器第18页
     ·供试试剂第18-19页
   ·试验方法第19-20页
     ·DNA 的TENR 提取方法第19页
     ·对照方法—CTAB 法第19页
     ·DNA 的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法检测第19页
     ·琼脂糖电泳检测第19-20页
     ·PCR 扩增检测第20页
   ·结果与分析第20-23页
     ·DNA 提取质量的检测第20-21页
     ·DNA 完整性检测第21页
     ·PCR 扩增检测第21-23页
   ·讨论第23-24页
   ·结论第24-25页
3 35 个山东品种小麦抗叶锈性鉴定第25-46页
   ·试验材料第25页
     ·供试小麦品种及近等基因系第25页
     ·供试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第25页
     ·主要仪器及供试试剂第25页
   ·试验方法第25-30页
     ·单孢菌株的繁殖与保存第25-26页
     ·苗期抗病鉴定的方法第26-27页
     ·苗期基因推导的方法第27页
     ·成株期的田间抗性鉴定第27页
     ·DNA 质量与浓度检测第27-28页
     ·分子标记的引物序列及反应程序第28-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44页
     ·苗期抗性鉴定及基因推导结果第30-33页
     ·成株期的抗性鉴定结果第33-35页
     ·山东测试材料DNA 完整性检测第35页
     ·DNA 提取质量检测结果第35-36页
     ·PCR 扩增结果第36-42页
     ·分子辅助鉴定结果汇总第42-44页
   ·讨论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4 河农和沈免系列品种抗叶锈性鉴定与抗叶锈性遗传分析第46-69页
   ·试验材料第46-47页
     ·供试小麦品种第46页
     ·杂交组合配置第46页
     ·供试菌系第46-47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7页
   ·试验方法第47页
     ·抗叶锈病遗传分析第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65页
     ·苗期基因推导结果第47-50页
     ·成株期抗性鉴定基因及成株期基因推导第50-51页
     ·分子辅助选择结果第51-55页
     ·小麦抗叶锈基因的遗传结果与分析第55-65页
   ·讨论第65-68页
   ·结论第68-69页
5 全文结论与讨论第69-72页
   ·全文讨论第69-70页
     ·基因推导方法的优缺点第69页
     ·分子辅助选择的优缺点第69页
     ·抗叶锈病遗传分析第69-70页
     ·分子辅助选择与苗基因推导差异性讨论第70页
     ·遗传分析结果讨论第70页
   ·试验中存在的问题第70-71页
   ·展望与计划第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附录第77-8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89页
作者简历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硝化/脲酶抑制剂对土壤氮素迁移转化及油菜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G蛋白不同亚基和小G蛋白参与小麦抗叶锈病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