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9页 |
一、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美国教师组织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教育外部环境 | 第19-21页 |
一、思想基础 | 第19-20页 |
二、政治基础 | 第20-21页 |
三、经济背景 | 第21页 |
第二节 教育背景 | 第21-25页 |
一、教育发展状况 | 第21-23页 |
二、教师状况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保守——初步发展的教师组织对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 | 第25-37页 |
第一节 教师组织的成立及初步发展 | 第25-29页 |
一、NEA的成立与初步发展 | 第25-27页 |
二、AFT的成立与初步发展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教师组织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举措 | 第29-37页 |
一、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 第29-33页 |
二、关注教师经济地位 | 第33-35页 |
三、初步参与政治活动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激进——工会化时期教师组织对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 | 第37-47页 |
第一节 工会化时期教师组织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社会背景 | 第37-39页 |
一、教育外部环境 | 第37-38页 |
二、教育状况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教师组织影响方式的转变——集体协商的广泛运用 | 第39-42页 |
一、教育中集体协商的概念、内容与程序 | 第39-40页 |
二、教育中集体协商的广泛运用 | 第40-42页 |
第三节 教师组织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举措 | 第42-47页 |
一、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 第42-45页 |
二、继续关注教师工资及福利的提高 | 第45-46页 |
三、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缓和——新工会时期教师组织对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80年代至今) | 第47-62页 |
第一节 教师组织取向转变的背景 | 第47-50页 |
一、教育外部环境 | 第47-48页 |
二、教育改革的兴起 | 第48-50页 |
第二节 教师组织影响方式的转变 | 第50-52页 |
一、集体协商形式的转变——由对抗到合作 | 第50-51页 |
二、教师组织的合并——由单独行动到一致合作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教师组织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举措 | 第52-62页 |
一、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 第53-57页 |
二、努力扩大政治影响 | 第57-59页 |
三、改进教师的经济条件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