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芒果畸形病的研究概况 | 第9-15页 |
·芒果畸形病的症状和危害 | 第9-10页 |
·芒果畸形病病原研究史 | 第10-11页 |
·生理失调 | 第10页 |
·病毒理论 | 第10页 |
·瘿螨为害 | 第10-11页 |
·真菌侵染 | 第11页 |
·芒果畸形病的发病规律及致病机理 | 第11-14页 |
·发病规律 | 第11-12页 |
·致病机制 | 第12-14页 |
·芒果畸形病的防治 | 第14-15页 |
·加强检疫 | 第14页 |
·农业措施 | 第14页 |
·化学药剂 | 第14页 |
·其他措施 | 第14-15页 |
·镰刀菌属的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镰刀菌的分类 | 第15-18页 |
·形态学分类的发展 | 第15-16页 |
·生物学种的研究 | 第16页 |
·系统发育学种的研究 | 第16-18页 |
·芒果畸形病病原菌F.mangiferae的生物学特性 | 第18页 |
·芒果畸形病病原菌F.mangiferae的遗传特性研究 | 第18-19页 |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芒果畸形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 第20-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供试病样 | 第20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20页 |
·病原菌分离 | 第20页 |
·菌株的纯化 | 第20-21页 |
·菌株致病性测定 | 第21页 |
·菌株培养性状 | 第21页 |
·菌株形态学观察 | 第21页 |
·病原菌分子学鉴定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1页 |
·菌株DNA的提取 | 第21-22页 |
·序列扩增与测序 | 第22页 |
·序列比对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 第22-23页 |
·菌株致病性测定 | 第23页 |
·培养性状观察 | 第23页 |
·形态学观察 | 第23-27页 |
·分子鉴定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芒果畸形组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 | 第30-38页 |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供试试剂 | 第30页 |
·激素的提取 | 第30-31页 |
·激素测定方法 | 第31-33页 |
·ELISA原理 | 第31-32页 |
·ELISA测定步骤 | 第32页 |
·结果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3-34页 |
·畸形组织中激素含量测定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芒果感染畸形病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38-45页 |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