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国内Y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导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研究思路和框架安排第15-16页
第2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16-23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与特征第16-18页
     ·操作风险的内涵第16-17页
     ·操作风险的特征第17-18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根源第18-19页
     ·金融领域的寻租现象第18页
     ·有限理性行为第18-19页
     ·激励缺失与道德风险第19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模型及应用第19-23页
     ·操作风险管理模型的类型及步骤第19-20页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的操作风险管理模型第20-22页
     ·操作风险管理模型在我国的选择应用第22-23页
第3章 国内Y银行操作风险的实证分析第23-54页
   ·Y银行业务结构概况和特征第23-24页
   ·基于收入模型的Y银行操作风险状况实证分析第24-32页
     ·模型与研究对象的选择第24-25页
     ·数据来源第25-29页
     ·结果分析第29-31页
     ·模型有效性检验第31-32页
   ·Y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第32-40页
     ·初步形成了操作风险管理统一框架第32-33页
     ·建立了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第33-36页
     ·实施了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报告制第36-38页
     ·确立了基层机构监控检查制度第38-40页
     ·与国际活跃银行尚存有差距第40页
   ·以数据和案例角度的Y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分析第40-54页
     ·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整体性评价第41-45页
     ·内部程序引发的操作风险分析第45-46页
     ·人员因素引发的操作风险分析第46-50页
     ·系统因素引发的操作风险分析第50-52页
     ·外部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分析第52-54页
第4章 国内Y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缺陷及其成因分析第54-61页
   ·Y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缺陷分析第54-57页
     ·员工合规观念淡薄,风险识别控制偏弱第54页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缺位,制度与政策存在"盲区"第54-55页
     ·风险感知水平滞后,"管理劳疲"现象频生第55页
     ·行际基础管理差异大,管理效果不容乐观第55-56页
     ·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潜在隐患不容忽视第56页
     ·条线考核政策尺度不一,激励约束机制亟待完善第56-57页
     ·管理系统与流程尚需健全,无缝隙式管理目标尚未实现第57页
     ·风险监督力度不够,检查效果难以满意第57页
   ·Y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第57-61页
     ·风险意识薄弱是操作风险主要成因因素第57-58页
     ·"管理疲劳"给操作风险管理埋下隐患第58页
     ·管理资源分散导致行际差错率差距加剧第58-59页
     ·人力资源整合安排缺失阻碍操作风险管理第59页
     ·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与产品发展不匹配第59页
     ·激励制度失当对制度的控制作用构成弱化第59-61页
第5章 国内Y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优化设计第61-78页
   ·国际活跃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第61-62页
     ·清晰的风险管理架构第61页
     ·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第61页
     ·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第61-62页
     ·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第62页
   ·建设以"诚实、敬业、审慎、责任"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文化第62-64页
     ·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第63页
     ·鼓励主动识别和报告风险第63-64页
   ·构建整合型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第64-66页
     ·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第64-65页
     ·优化操作风险管理政策传导机制第65页
     ·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第65-66页
   ·构筑完整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第66-70页
     ·强化操作风险暴露情况识别机制第66页
     ·加强操作风险评估和控制/缓释第66-67页
     ·制订科学的操作风险评价监测指标第67-69页
     ·梳理操作风险风险报告机制第69-70页
   ·完善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机制第70-73页
     ·设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督导机构第70-71页
     ·建立操作风险专题分析例会制度第71-72页
     ·整合易引发操作风险的业务和部门第72页
     ·实施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第72-73页
   ·加快信息技术和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运用第73-78页
     ·促进操作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创新第73页
     ·开发运用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第73-78页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人民币汇率预测研究
下一篇:创业板公司估值方法与实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