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铝背场的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的演变第12-22页
   ·铝背场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单晶硅电池铝背场的制备及形成过程第24-26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及内容第26-29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6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6-27页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7-28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28-29页
第二章 单晶硅电池铝背场特性的实验研究第29-42页
   ·引言第29页
   ·测试原理与实验第29-33页
     ·方块电阻测试原理第29-31页
     ·铝背场欧姆接触测试原理第31-32页
     ·欧姆接触伏安特性及其测试系统第32-33页
     ·铝背场的制备及表征第33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铝背场方块电阻的热退火规律第33-34页
     ·铝背场截面及表面形貌第34-37页
     ·欧姆接触伏安特性的测试及比接触电阻的计算第37-39页
     ·电池的伏安特性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太阳能电池仿真的理论基础及仿真软件第42-52页
   ·太阳能电池物理基础第42-44页
     ·泊松方程第42页
     ·电流密度方程第42-43页
     ·连续性方程第43页
     ·太阳能电池的边界条件第43-44页
   ·半导体的光吸收第44-45页
     ·光学吸收系数第44-45页
     ·自由载流子吸收系数第45页
   ·载流子输运特性第45-49页
     ·迁移率第46-47页
     ·载流子的复合第47-49页
   ·禁带变窄效应第49-50页
     ·温度对禁带宽度的影响第49页
     ·掺杂浓度对禁带宽度的影响第49-50页
   ·仿真软件PC1D简介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单晶硅电池铝背场特性的仿真研究第52-72页
   ·引言第52-53页
   ·仿真方案第53-55页
   ·硅衬底对单晶硅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第55-63页
     ·衬底厚度第55-58页
     ·衬底少子寿命第58-61页
     ·衬底掺杂浓度第61-63页
   ·铝背场掺杂浓度分布对单晶硅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第63-70页
     ·铝背场掺杂浓度分布梯度第63-66页
     ·铝背场厚度以及平均掺杂浓度第66-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3页
附录 A主要参数符号表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扩散工艺与电学特性仿真研究
下一篇: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