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产业集群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社会资本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简要评述 | 第16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创新及不足 | 第18-20页 |
·创新 | 第18-19页 |
·不足 | 第19-20页 |
第2章 产业集群治理的目标、机制与模式比较 | 第20-35页 |
·产业集群的特征与分类 | 第20-22页 |
·产业集群的定义 | 第20-21页 |
·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21页 |
·产业集群的分类 | 第21-22页 |
·产业集群的治理目标与治理机制 | 第22-30页 |
·产业集群治理的内涵 | 第22-24页 |
·产业集群治理的主体和目标 | 第24-25页 |
·产业集群的治理机制 | 第25-28页 |
·产业集群治理效率评价 | 第28-30页 |
·不同结构形态产业集群治理模式比较 | 第30-35页 |
·沙滩式产业集群治理模式 | 第30-31页 |
·链条式产业集群治理模式 | 第31-32页 |
·齿轮式产业集群治理模式 | 第32-33页 |
·模块式产业集群治理模式 | 第33-35页 |
第3章 社会资本及其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治理的积极影响 | 第35-52页 |
·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 第35-41页 |
·社会资本理论 | 第35-37页 |
·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 | 第37-41页 |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及其治理特点 | 第41-46页 |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内涵 | 第41页 |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特点 | 第41-43页 |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4页 |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治理的特点 | 第44-46页 |
·社会资本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 第46-52页 |
·有利于提升集群的产业集聚速度 | 第47-48页 |
·有利于降低产业集群交易成本 | 第48-49页 |
·有利于规避产业集群风险 | 第49-50页 |
·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创新 | 第50-52页 |
第4章 制约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治理效率的社会资本原因 | 第52-62页 |
·企业间信任网络不健全 | 第52-54页 |
·信任范围狭窄易使集群产生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 | 第52-53页 |
·信任缺失使集群成员向外探索发展的动力衰竭 | 第53-54页 |
·集群内行业协会共同治理失灵 | 第54-55页 |
·集群协会缺位导致治理缺失 | 第54页 |
·集群协会某些行为惯例阻碍了有效竞争 | 第54-55页 |
·行业协会所定标准可能会阻碍技术升级 | 第55页 |
·行业协会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庸 | 第55页 |
·地方政府治理缺失 | 第55-57页 |
·地方政府对宏观社会环境调控失度 | 第55-56页 |
·地方政府总体规划不合理 | 第56-57页 |
·政府推动产学研合作作用不明显 | 第57页 |
·政府的公共预警政策不及时 | 第57页 |
·人才引进和储备制度缺失 | 第57页 |
·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57-60页 |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 第58页 |
·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 | 第58-59页 |
·法制不健全,打击不力 | 第59页 |
·产权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 第59-60页 |
·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制约 | 第60-62页 |
·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 | 第60页 |
·儒家文化的影响 | 第60-61页 |
·皇权主义思想的影响 | 第61页 |
·历史环境文化的影响 | 第61-62页 |
第5章 培育社会资本,提高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治理效率的对策 | 第62-68页 |
·建立完善的产业集群信任机制 | 第62-64页 |
·强化制度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62-63页 |
·完善内部信用管理体系 | 第63页 |
·加强信用文化建设 | 第63-64页 |
·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 第64页 |
·健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网络 | 第64-65页 |
·建设交流通畅的宏观社会环境 | 第64页 |
·建立紧密联系的社会结构 | 第64-65页 |
·营造有利于区域合作创新的规范环境 | 第65-66页 |
·强制性法律法规保障集群的有序性学习 | 第65页 |
·引导集群企业行为确保良性竞争和创新继承 | 第65-66页 |
·营造集群企业诚信环境约束集群企业的行为 | 第66页 |
·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职能 | 第66-68页 |
·政府要为集群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搭桥 | 第66-67页 |
·政府要积极储备和引进人才 | 第67页 |
·政府应倡导建立产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 | 第67页 |
·政府部门对产业集群的调控要适度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