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第一章 先秦儒家和礼乐教化 | 第12-40页 |
| ·美与礼乐教化 | 第12-25页 |
| ·孔子美育方法:"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第25-30页 |
| ·孟子美育方法:"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 第30-36页 |
| ·荀子美育方法:"化性起伪" | 第36-40页 |
| 第二章 古希腊哲人美育方法之情绪感化 | 第40-61页 |
| ·情绪感化 | 第40-42页 |
| ·柏拉图美育方法:"学习爱情的深密教义" | 第42-54页 |
| ·亚里士多德美育方法:"陶冶""怜悯与恐惧"之情 | 第54-61页 |
| 第三章 礼乐教化与情绪感化之异同比较 | 第61-70页 |
| ·礼乐教化与情绪感化之相同处 | 第61页 |
| ·礼乐教化与情绪感化之差异处 | 第61-64页 |
| ·差异形成的原因 | 第64-66页 |
| ·对当前美育的启示 | 第66-70页 |
| 结语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后记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