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亮斑扁角水虻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亮斑扁角水虻的起源和分布 | 第9页 |
·亮斑扁角水虻生活史 | 第9-10页 |
·亮斑扁角水虻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纤维素酶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纤维素酶的研究历史 | 第11-12页 |
·纤维素酶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 第12-14页 |
·纤维素酶的种类 | 第12页 |
·纤维素酶作用机理 | 第12-14页 |
·纤维素酶的应用 | 第14-17页 |
·纤维素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 第14-15页 |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在纺织上的应用 | 第16页 |
·在洗涤业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其它方面 | 第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肠道纤维素酶活性菌种的筛选与鉴定 | 第18-41页 |
·引言 | 第18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8-20页 |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主要溶液 | 第20-21页 |
·主要菌种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8页 |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的饲养 | 第21页 |
·水虻幼虫肠道内具有纤维素酶活性菌种的筛选 | 第21-23页 |
·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第23-26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测定 | 第23-24页 |
·DNS法测酶活力 | 第24页 |
·滤纸酶活性FPA法测纤维素酶总活度 | 第24-25页 |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 第25-26页 |
·纤维素酶活测定过程中活菌数变化测定 | 第26页 |
·具有纤维素酶活性菌种的鉴定 | 第26-27页 |
·菌落形态特征及培养性状 | 第26页 |
·七株菌16s rDNA鉴定 | 第26-27页 |
·具有纤维素酶活性菌种数量的测定 | 第27页 |
·X4生长曲线测定 | 第27-28页 |
·抗菌谱测定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41页 |
·结果 | 第28-39页 |
·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第28-31页 |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 第31-33页 |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过程中活菌数量测定 | 第33-34页 |
·具有纤维素酶活性菌种的鉴定 | 第34-36页 |
·水虻幼虫肠道内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细菌的数量 | 第36-37页 |
·X4生长曲线 | 第37页 |
·肠道菌抗菌谱测定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三章 X4对粗纤维的降解及发酵条件优化 | 第41-52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2-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主要仪器 | 第42-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3-44页 |
·新鲜猪粪和残渣 | 第43页 |
·溶液配制 | 第43-44页 |
·培养基 | 第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46页 |
·苯-乙醇抽提法去脂 | 第44页 |
·粗纤维提取 | 第44页 |
·X4菌对猪粪和残渣中粗纤维的降解情况 | 第44-45页 |
·还原糖含量测定 | 第44-45页 |
·降解率测定 | 第45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X4对粗纤维降解结果 | 第46-48页 |
·X4菌株对猪粪和残渣中粗纤维降解后产生还原糖含量测定 | 第46-47页 |
·X4菌株对猪粪和残渣中粗纤维降解作用 | 第47-48页 |
·发酵条件优化结果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