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猪圆环病毒2型(PCV2)研究现状 | 第11-23页 |
·病原学 | 第11页 |
·病毒的传播 | 第11-12页 |
·流行情况 | 第12-13页 |
·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发病机制 | 第13-16页 |
·PCV2本身的致病性 | 第13-14页 |
·PCV2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 第14-16页 |
·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 | 第16-17页 |
·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诊断 | 第17-19页 |
·电镜技术 | 第17页 |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 | 第17页 |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 | 第17-18页 |
·原位杂交技术(ISH) | 第18页 |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第18页 |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 | 第18页 |
·聚合酶链反应(PCR) | 第18-19页 |
·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疫苗研究 | 第19-23页 |
·传统疫苗 | 第19-20页 |
·基因工程疫苗 | 第20-23页 |
第2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病毒 | 第24页 |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5-26页 |
·载玻片的处理 | 第26页 |
·试验动物及处理 | 第26页 |
·解剖取材及制作石蜡切片 | 第26页 |
·HE染色 | 第26-27页 |
·操作步骤 | 第26-27页 |
·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 | 第27-29页 |
·操作步骤 | 第27-28页 |
·结果判定 | 第28页 |
·数据统计 | 第28-29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PCV2人工感染后免疫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29页 |
·PCV2人工感染后免疫器官中病毒分布 | 第29页 |
·PCV2-WH株灭活疫苗保护效力的评价 | 第29-42页 |
·不同抗原含量灭活疫苗免疫后攻毒,免疫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病毒的分布情况 | 第29-30页 |
·免疫不同免疫时间后攻毒,免疫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病毒的分布情况 | 第30-42页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2-45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免疫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对灭活疫苗保护效力的评价 | 第42-43页 |
·免疫组化检测病毒抗原对灭活疫苗保护效力的评价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