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有关网络与政治的研究现状及本文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11-16页 |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设想 | 第16-19页 |
注释 | 第19-21页 |
第一章 网络语境下的政府、公众和传统媒体 | 第21-49页 |
第一节 网络的应用特征及文化特性 | 第21-30页 |
一、网络的应用特征 | 第21-23页 |
二、当前网络的文化特性 | 第23-30页 |
第二节 网络的影响力 | 第30-46页 |
一、网络对政府的影响 | 第30-33页 |
二、网络对公众的影响 | 第33-39页 |
三、网络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超越 | 第39-46页 |
注释 | 第46-49页 |
第二章 网络政治作为的可能性分析 | 第49-68页 |
第一节 网络政治作为可能性的争议 | 第49-53页 |
一、关于网络内容生产中自由表达的分歧 | 第49-50页 |
二、关于网络公共领域的意见分歧 | 第50-52页 |
三、关于网民理性与非理性的分歧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多重因素合力下的网络政治作为 | 第53-66页 |
一、"主动出击"的政府 | 第53-56页 |
二、政治事务中积极的网民 | 第56-62页 |
三、社会环境的促成 | 第62-66页 |
注释 | 第66-68页 |
第三章 公众视角下网络政治作为发生的领域 | 第68-98页 |
第一节 公众的政治参与 | 第68-81页 |
一、政治参与的界定 | 第69-71页 |
二、政治参与对于国家的意义 | 第71-72页 |
三、网络对政治参与的推动 | 第72-81页 |
第二节 公众之间及公众和国家之间的民主协商 | 第81-94页 |
一、协商民主的界定 | 第82-84页 |
二、协商民主对于国家的意义 | 第84-86页 |
三、网络对于协商的推进 | 第86-94页 |
注释 | 第94-98页 |
第四章 网络民意及其影响:公众视角下网络政治作为发生的模式 | 第98-124页 |
第一节 网络民意的界定与特点 | 第98-106页 |
一、网络民意的界定 | 第98-100页 |
二、网络民意的特点 | 第100-106页 |
第二节 影响力模式 | 第106-112页 |
一、网络民意与国家政治生活 | 第107-109页 |
二、影响力:当前民意推动网络政治作为产生的模式 | 第109-112页 |
第三节 制度化与观念转变:民意推动下网络政治作为发生模式设想 | 第112-122页 |
一、制度化回应机制:网络民意推动下的法规政策制定 | 第112-117页 |
二、观念转变:民意推动下的执政行为变迁 | 第117-122页 |
注释 | 第122-124页 |
第五章 网络发挥政治作为的原因 | 第124-169页 |
第一节 市民社会——网络发挥政治作为的社会原因之一 | 第124-138页 |
一、市民社会的界定 | 第124-127页 |
二、中国的市民社会研究 | 第127-130页 |
三、媒体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以及网络对于市民社会建设的契合性 | 第130-132页 |
四、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不足以及网络对之的补充和部分功能替代 | 第132-138页 |
第二节 公共领域——网络发挥政治作为的社会原因之二 | 第138-153页 |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 | 第139-142页 |
二、传媒与公共领域 | 第142-144页 |
三、传统媒体公共领域之公共性不足 | 第144-147页 |
四、网络公共领域及其对于传媒公共性的提高 | 第147-153页 |
第三节 公平正义——网络发挥政治作为的公众心理动机 | 第153-164页 |
一、政治正义与公众的网络参与 | 第155-158页 |
二、网络对公众政治正义需求的满足 | 第158-164页 |
注释 | 第164-169页 |
第六章 影响政治作为的不利因素 | 第169-193页 |
第一节 国家层面上影响网络政治作为的因素 | 第169-178页 |
一、政府在电子政务上的不足 | 第169-176页 |
二、政府对网络民意的漠视以及民意与决策程序对接上的缺憾 | 第176-178页 |
第二节 从网民构成和行为特点看网络发挥政治作为的局限 | 第178-187页 |
一、网民构成上的特点 | 第178-182页 |
二、网民行为特点 | 第182-184页 |
三、公众网络信息接受方式 | 第184-187页 |
注释 | 第187-189页 |
本章附录一 | 第189-193页 |
结语 重思网络政治作为与乌托邦式期待 | 第193-202页 |
一、为公众"加权":国家一社会框架下的网络政治作为 | 第193-195页 |
二、从影响力到制度:对于网络作为问题的再审视 | 第195-198页 |
三、未来的乌托邦:网络的政治想象 | 第198-201页 |
注释 | 第201-202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14页 |
后记 | 第214-2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