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1-28页 |
一、选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三、研究中的重难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研究的特点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五、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阐释 | 第18-28页 |
第一章 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 | 第28-51页 |
第一节 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理论是理论创新的思想渊源 | 第28-34页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28-31页 |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党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积累是理论创新的思想宝库 | 第34-44页 |
一、毛泽东奠定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 | 第34-38页 |
二、邓小平实现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理论的革弊鼎新 | 第38-40页 |
三、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体系 | 第40-42页 |
四、胡锦涛着眼新世纪新阶段推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理论与时俱进 | 第42-44页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理论创新的文化底蕴 | 第44-51页 |
一、刚健有为精神与文化自信 | 第44-45页 |
二、强国富民理想与“中国梦” | 第45-47页 |
三、民本传统与“以人民为中心” | 第47-48页 |
四、礼治思想与核心价值观 | 第48-49页 |
五、和合融通理念与“讲好中国故事” | 第49-51页 |
第二章 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创新的现实条件 | 第51-74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新时代、新方位、新坐标 | 第51-60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第51-55页 |
二、世界正在重新认识中国 | 第55-58页 |
三、社会思想和社会意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 第58-60页 |
第二节 现实挑战: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 第60-74页 |
一、大国关系博弈角力,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干扰加剧 | 第60-63页 |
二、经济社会转型调整,矛盾问题叠加深刻影响社会心态 | 第63-66页 |
三、多元思想文化交锋,各种错误思潮冲击主流意识形态 | 第66-70页 |
四、网络空间生态复杂,意识形态工作面对新的战场 | 第70-74页 |
第三章 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观念创新 | 第74-85页 |
第一节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原理的新阐发 | 第74-77页 |
一、世界统一于物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第74-75页 |
二、思想文化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 | 第75-76页 |
三、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建设的辩证统一、协调平衡 | 第76-77页 |
第二节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地位作用的新定位 | 第77-85页 |
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第77-79页 |
二、意识形态工作攸关全局、事关重大 | 第79-85页 |
第四章 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路理念创新 | 第85-118页 |
第一节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方针原则的新概括 | 第85-95页 |
一、坚持围绕中心与服务大局相并举,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职责 | 第85-87页 |
二、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立场 | 第87-90页 |
三、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结合,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策略 | 第90-93页 |
四、坚持统一思想与凝聚力量相并进,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环节 | 第93-95页 |
第二节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目标任务的新判断 | 第95-107页 |
一、提出了“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要害 | 第95-100页 |
二、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努力方向 | 第100-103页 |
三、提出了新时代的五项使命任务,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攻目标 | 第103-107页 |
第三节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领导的新要求 | 第107-118页 |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 第107-110页 |
二、积极构建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体系 | 第110-113页 |
三、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 第113-115页 |
四、精心打造意识形态工作的人才队伍 | 第115-118页 |
第五章 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方略创新 | 第118-148页 |
第一节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战略格局的新谋划 | 第118-132页 |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 第118-121页 |
二、共筑共圆“中国梦”,形成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 | 第121-124页 |
三、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凝魂聚气 | 第124-127页 |
四、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深厚广泛的精神力量 | 第127-130页 |
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 第130-132页 |
第二节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点领域的新部署 | 第132-148页 |
一、加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守正创新中开拓格局 | 第132-135页 |
二、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第135-138页 |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 第138-141页 |
四、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141-144页 |
五、加强党和人民的文艺工作,筑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 | 第144-148页 |
第六章 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创新的特征和价值 | 第148-160页 |
第一节 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创新的鲜明特征 | 第148-153页 |
一、注重强基固本 | 第148-149页 |
二、突出举旗亮剑 | 第149-150页 |
三、把握继承创新 | 第150-151页 |
四、具备国际视野 | 第151页 |
五、形成完整体系 | 第151-153页 |
第二节 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创新的理论价值 | 第153-156页 |
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 | 第153-154页 |
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 第154-155页 |
三、深化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认识和内涵把握 | 第155-156页 |
第三节 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创新的实践价值 | 第156-160页 |
一、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 | 第156-157页 |
二、促进全党全社会在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稳固 | 第157-158页 |
三、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第158-160页 |
第七章 新时代习近平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创新的原则和遵循 | 第160-168页 |
第一节 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创新的重要原则 | 第160-164页 |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第160-161页 |
二、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 第161-162页 |
三、政治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第162-163页 |
四、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 第163-164页 |
五、坚持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 第164页 |
第二节 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创新的根本遵循 | 第164-168页 |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第164-165页 |
二、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 第165-166页 |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第166-167页 |
四、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 | 第167-168页 |
结语 | 第168-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76页 |
后记 | 第176-178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