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2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25-27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7-43页 |
2.1 自偿性PPP项目内涵 | 第27-33页 |
2.1.1 PPP模式的概念 | 第27-29页 |
2.1.2 PPP模式的项目分类 | 第29-32页 |
2.1.3 自偿性PPP项目的界定 | 第32-33页 |
2.2 VFM评价方法 | 第33-39页 |
2.2.1 VFM的含义 | 第33-34页 |
2.2.2 VFM评价框架 | 第34-35页 |
2.2.3 VFM定性评价 | 第35-39页 |
2.2.4 VFM定量评价 | 第39页 |
2.3 项目绩效评价理论 | 第39-41页 |
2.3.1 项目绩效评价的含义 | 第39-41页 |
2.3.2 利益相关者的含义 | 第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自偿性PPP项目绩效目标分析 | 第43-59页 |
3.1 VFM在自偿性PPP项目绩效目标确定中的应用 | 第43-49页 |
3.1.1 VFM与自偿性PPP项目绩效间的关联关系 | 第43页 |
3.1.2 VFM应用基础——PPP项目可行性分析 | 第43-45页 |
3.1.3 VFM定性评价——问询表 | 第45-46页 |
3.1.4 VFM定量评价——公共部门比较值及影子报价 | 第46-49页 |
3.2 自偿性PPP项目的VFM绩效目标 | 第49-51页 |
3.2.1 经济绩效目标 | 第49-50页 |
3.2.2 效率绩效目标 | 第50页 |
3.2.3 效能绩效目标 | 第50-51页 |
3.2.4 合作绩效目标 | 第51页 |
3.3 自偿性PPP项目中利益相关者的绩效目标 | 第51-56页 |
3.3.1 公共部门的绩效目标 | 第53页 |
3.3.2 私营部门的绩效目标 | 第53页 |
3.3.3 社会公众的绩效目标 | 第53-54页 |
3.3.4 自偿性PPP项目利益相关者价值环的搭建 | 第54-56页 |
3.4 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56-57页 |
3.4.1 自偿性PPP项目绩效评价概念模型 | 第56-57页 |
3.4.2 基于VFM的自偿性PPP项目绩效评价概念模型 | 第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基于VFM的自偿性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第59-79页 |
4.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流程 | 第59-60页 |
4.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59页 |
4.1.2 评价体系构建的流程 | 第59-60页 |
4.2 自偿性PPP项目绩效评价的初步设计 | 第60-63页 |
4.2.1 基于VFM的自偿性PPP项目绩效评价实现模型 | 第60-61页 |
4.2.2 自偿性PPP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 | 第61-63页 |
4.3 基于VFM的自偿性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确立 | 第63-72页 |
4.3.1 项目物理特征维度指标的确立 | 第63-65页 |
4.3.2 财务分析与市场发展维度I_2指标的确立 | 第65-67页 |
4.3.3 进程管控维度I_3指标的确立 | 第67-68页 |
4.3.4 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维度I_4指标的确立 | 第68-69页 |
4.3.5 创新与学习维度I_5指标的确立 | 第69-70页 |
4.3.6 绩效评价指标汇总 | 第70-72页 |
4.4 绩效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72-77页 |
4.4.1 评价方法的对比与选择 | 第72-73页 |
4.4.2 主成分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 第73-76页 |
4.4.3 李克特量表的具体赋值 | 第76-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以长春汇津污水处理厂项目绩效评价为例 | 第79-93页 |
5.1 案例的选择 | 第79-80页 |
5.1.1 选择理由 | 第79页 |
5.1.2 项目概况 | 第79-80页 |
5.2 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 第80-87页 |
5.2.1 确定指标权重的操作步骤 | 第80-83页 |
5.2.2 指标权重汇总 | 第83-87页 |
5.3 项目绩效结果分析 | 第87-91页 |
5.3.1 项目物理特征维度的绩效结果分析 | 第87-88页 |
5.3.2 财务分析和市场发展维度的绩效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5.3.3 进程管控维度的绩效结果分析 | 第89-90页 |
5.3.4 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维度的绩效结果分析 | 第90-91页 |
5.3.5 创新和学习维度的绩效结果分析 | 第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结论 | 第93-94页 |
6.2 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作者简介 | 第9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附录I | 第103-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