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一、研究依据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研究评述第14页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4-16页
        (一)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研究思路第15-16页
    四、研究内容第16-17页
    五、创新点与不足第17-18页
        (一)创新点第17页
        (二)不足第17-18页
第二章 介护保险制度理论依据第18-23页
    一、相关概念第18-21页
        (一)介护保险第18-19页
        (二)照护、看护及护理第19页
        (三)成年监护制度第19-20页
        (四)失能老人第20-21页
    二、相关理论基础第21-23页
        (一)世代交叠模型理论第21页
        (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第21-23页
第三章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建立的因素分析及构成第23-33页
    一、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建立的因素分析第23-25页
        (一)经济基础第23页
        (二)社会基础第23-24页
        (三)制度基础第24-25页
        (四)法律基础第25页
    二、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构成第25-30页
        (一)保险制度的对象第25-26页
        (二)保险制度的筹资渠道第26页
        (三)制度的给付条件第26-27页
        (四)基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第27-28页
        (五)介护服务的内容第28-29页
        (六)配套实行的成年监护制度第29-30页
    三、日本介护保险制度运行的基本效果第30-33页
        (一)有效缓解了家庭的负担第30-31页
        (二)有效调整了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第31页
        (三)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发展第31-33页
第四章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第33-37页
    一、改革的历程第33-35页
        (一)2005 年的改革强调介护预防第33页
        (二)2008 年的改革将机构的管理结构进行调整第33-34页
        (三)2011 年的改革强调社区介护的工程第34页
        (四)2015 年的改革推出了居家介护服务的理念第34-35页
    二、改革的特点第35-36页
        (一)提供专业化服务第35页
        (二)精细化评估的精准服务第35-36页
    三、当前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一)政府财政压力大第36页
        (二)地区间的保险待遇给付差异大第36-37页
第五章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对我国的经验借鉴第37-41页
    一、筹资主体的多元化第37-38页
    二、提供无时空制约的全方位服务第38-39页
    三、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第39-40页
    四、介护保险与医疗保险相分离第40页
    五、以养老金进行转移支付第40-4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历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通胀因素的高管股权激励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社区电商中用户生成内容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