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相关的研究述评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侠义精神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 第11-13页 |
1、关于侠与侠义精神 | 第11-12页 |
2、古今文学作品中的侠义抒写 | 第12-13页 |
三、张恨水小说的侠义题材作品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张恨水小说的侠义精神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兼爱”正义感的延伸 | 第16-20页 |
一、“兼爱”正义感及其在小说中的影响 | 第16-18页 |
二、张恨水小说侠义精神中的“兼爱”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民族气节的倡扬 | 第20-22页 |
一、民族气节及其在小说中的地位 | 第20-21页 |
二、张恨水侠义小说体现出的民族气节 | 第21-22页 |
第三节 “侠气”的平民化 | 第22-26页 |
一、平民与侠义 | 第23页 |
二、张恨水侠义小说对平民侠义的关注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张恨水小说里的侠与情 | 第26-36页 |
第一节 侠与情的冲突 | 第26-30页 |
一、侠义与爱情的冲突 | 第26-28页 |
二、侠义与亲情的冲突 | 第28-29页 |
三、侠义与友情的冲突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侠与情的交融 | 第30-36页 |
一、侠义与革命热情的融合 | 第30-31页 |
二、侠义与爱情的交融 | 第31-33页 |
三、侠义与友情的交融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张恨水侠义小说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 第36-45页 |
第一节 张恨水侠义小说在武侠小说史上的地位 | 第36-40页 |
一、融入现代意识,给新派武侠以借鉴 | 第36-39页 |
二、张恨水侠义小说对近现代侠义小说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张恨水侠义小说对文学史的贡献 | 第40-45页 |
一、加重人物心理与自然景物的描写,丰富了文学艺术手段 | 第40-43页 |
二、取材于现实,使武侠小说真实化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