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集团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设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项目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 第9-18页 |
1.1 研究项目的意义 | 第9-12页 |
1.1.1 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新能源革命 | 第9-10页 |
1.1.2 电动汽车发展的意义 | 第10-12页 |
1.1.3 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充电装置 | 第12页 |
1.2 研究项目的历史和发展 | 第12-16页 |
1.2.1 国内外充电装置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2.2 充电装置的技术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2.3 电动汽车充电的商业模式 | 第15-16页 |
1.3 研究项目的背景和来源 | 第16-18页 |
第2章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概述 | 第18-25页 |
2.1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18-23页 |
2.1.1 充电装置的工作方式 | 第18-19页 |
2.1.2 充电装置的分类 | 第19-20页 |
2.1.3 交、直流充电装置功能要求 | 第20-23页 |
2.2 国内相关配套和生产企业概述 | 第23-25页 |
第3章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设计实例 | 第25-47页 |
3.1 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 第25-27页 |
3.2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尺寸 | 第27-30页 |
3.3 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的分析 | 第30-38页 |
3.3.1 设计定位 | 第30-31页 |
3.3.2 设计构思和草图 | 第31-37页 |
3.3.3 标识和装饰设计 | 第37-38页 |
3.4 设计制作 | 第38-44页 |
3.4.1 建立三维电子模型 | 第38-39页 |
3.4.2 三维实体模型制作 | 第39-40页 |
3.4.3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尺寸图 | 第40-42页 |
3.4.4 北京款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实物展示 | 第42-44页 |
3.5 充电桩工艺质量及户外防护 | 第44-47页 |
3.5.1 充电桩工艺质量要求 | 第44页 |
3.5.2 整机表面处理质量要求 | 第44-45页 |
3.5.3 户外防护 | 第45-47页 |
第4章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交互设计 | 第47-55页 |
4.1 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 | 第47-50页 |
4.1.1 交互设计的定义 | 第47-48页 |
4.1.2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人机交互的应用 | 第48-49页 |
4.1.3 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 第49-50页 |
4.2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人机交互分析 | 第50-52页 |
4.2.1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用户行为研究 | 第50页 |
4.2.2 用户行为系列图 | 第50-52页 |
4.3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交互设计实例 | 第52-55页 |
4.3.1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交互界面设计要求 | 第52-53页 |
4.3.2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交互设计实例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展板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