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几种典型n-型半导体的光(电)化学行为及其复合氧化物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5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太阳能利用概述第14-15页
        1.2.0 光能-热能转换体系第14页
        1.2.1 光能-电能转换体系第14-15页
        1.2.2 光能-化学能转换体系第15页
    1.3 光能-化学能转换体系第15-18页
        1.3.1 自然光合作用第15-16页
        1.3.2 人工光(电)化学催化第16-18页
    1.4 光(电)催化水氧化第18-24页
        1.4.1 光(电)催化水氧化行为第19-22页
        1.4.2 n-型半导体在光(电)催化水氧化中的应用第22-24页
    1.5 光沉积第24-28页
        1.5.1 光沉积行为第24-25页
        1.5.2 n-型半导体在光沉积中的应用第25-28页
    1.6 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光化学/电化学性能改进第28-32页
        1.6.1 低维有序的形貌调控第28-30页
        1.6.2 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电子结构改性第30-32页
    1.7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32-35页
        1.7.1 选题背景第32-33页
        1.7.2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方法第35-43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5-37页
        2.1.1 实验试剂第35-37页
        2.1.2 实验仪器第37页
    2.2 材料表征第37-38页
        2.2.1 X射线衍射(XRD)第37页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7-38页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8页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8页
        2.2.5 拉曼光谱(Raman)第38页
        2.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第38页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8-40页
        2.3.1 三电极体系第38页
        2.3.2 循环伏安(CV)第38-39页
        2.3.3 线性扫描极化曲线(LSV)第39页
        2.3.4 恒电流测试第39页
        2.3.5 恒电位测试第39页
        2.3.6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第39页
        2.3.7 电化学活性表面积测试第39-40页
    2.4 产物检测第40-43页
        2.4.1 比色分析第40页
        2.4.2 滴定分析第40-43页
第三章 二氧化钛/氧化锰的光沉积制备、改性与应用第43-59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TiO_2/Mn_3O_4复合薄膜的光沉积制备与改性第44-46页
        3.2.1 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第45页
        3.2.2 TiO_2/Mn_3O_4复合薄膜的光沉积制备第45-46页
    3.3 TiO_2/Mn_3O_4复合薄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46-51页
    3.4 TiO_2/Mn_3O_4的光沉积机理分析第51-53页
    3.5 TiO_2/Mn_3O_4的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性能第53-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氧化铁/氧化钴的光沉积制备、改性与应用第59-81页
    4.1 引言第59-60页
    4.2 氧化铁/氧化钴的光沉积制备与改性第60-62页
        4.2.1 Fe_2O_3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第61页
        4.2.2 Fe_2O_3/CoO_x复合薄膜的光沉积制备第61页
        4.2.3 Fe_2O_3/CoO_x复合薄膜的改性第61-62页
    4.3 氧化铁/氧化钴复合薄膜的电催化性能第62-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81页
第五章 氧化钛/氧化钴的光沉积制备、改性与应用第81-99页
    5.1 引言第81页
    5.2 氧化钛/氧化钴的光沉积制备与表征第81-83页
        5.2.1 TiO_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制备第82页
        5.2.2 TiO_2/CoO_x复合薄膜的光沉积制备第82-83页
        5.2.3 TiO_2/CoO_x复合薄膜的空气热处理第83页
    5.3 氧化钛/氧化钴的原位改性与电催化析氢性能第83-97页
    5.4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六章 钒酸铋的光解水机理研究第99-111页
    6.1 引言第99-101页
    6.2 多孔BiVO_4薄膜的制备与表征第101-103页
        6.2.1 多孔BiVO_4薄膜的制备第101-102页
        6.2.2 WO_3薄膜的制备第102-103页
    6.3 BiVO_4在不同pH的电解液中的光电化学行为第103-107页
    6.4 BiVO_4的光解水机理第107-108页
    6.5 WO_3在不同pH的电解液中的光电化学行为第108-109页
    6.6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1-115页
    7.1 结论第111-113页
    7.2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和展望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3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因子得分的K-Means聚类算法的我国P2P网贷平台信用评级研究
下一篇:股指期货系统性风险预警能力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