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自动调整论文

高性能模块化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致谢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符号及术语第18-24页
第1章 绪论第24-44页
    1.1 研究背景第24-30页
        1.1.1 引言第24页
        1.1.2 谐波问题的产生和危害第24-26页
        1.1.3 谐波的标准和治理第26-30页
    1.2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0-34页
        1.2.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第30-31页
        1.2.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和典型拓扑结构第31-34页
    1.3 高性能模块化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关键技术第34-42页
        1.3.1 谐波电流检测技术第35-36页
        1.3.2 电流跟踪控制技术第36-38页
        1.3.3 直流侧电压控制技术第38-40页
        1.3.4 多模块并联系统控制技术第40-42页
    1.4 本文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42-44页
第2章 基于改进型滑窗离散傅里叶的快速谐波提取算法第44-74页
    2.1 滑窗迭代傅里叶变换SDFT第45-49页
    2.2 SDFT的改进第49-55页
        2.2.1 梳状滤波器的改进第49-53页
        2.2.2 特征频率谐振器的改进第53-55页
    2.3 改进SDFT谐波提取算法的实现第55-67页
        2.3.1 6k+1次SDFT的谐波提取实现第56-60页
        2.3.2 6k±1次SDFT的谐波提取实现第60-64页
        2.3.3 2k+1次SDFT的谐波提取实现第64-67页
    2.4 实验验证第67-72页
        2.4.1 6k+1次SDFT谐波提取实验第68-69页
        2.4.2 6k±1次SDFT谐波提取实验第69-70页
        2.4.3 2k+1次SDFT谐波提取实验第70-71页
        2.4.4 选择性谐波补偿实验结果第71-72页
    2.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3章 可灵活配置的通用快速重复控制设计方法第74-110页
    3.1 引言第74页
    3.2 重复控制的原理第74-78页
        3.2.1 内模原理第74-76页
        3.2.2 内模发生器对重复控制性能的影响第76-78页
    3.3 重复控制的改进第78-86页
        3.3.1 快速重复控制内模发生器第78-80页
        3.3.2 通用的mk+i快速重复控制内模第80-82页
        3.3.3 通用的快速重复控制第82-86页
    3.4 通用快速重复控制性能分析第86-91页
        3.4.1 通用快速重复控制的改进第86-90页
        3.4.2 误差收敛分析第90-91页
    3.5 双环重复控制系统设计第91-97页
        3.5.1 控制对象建模第92-93页
        3.5.2 重复控制补偿环节设计第93-95页
        3.5.3 加入补偿环节后双环控制器的性能第95-97页
    3.6 不同负载条件下的SAPF控制系统设置第97-100页
        3.6.1 静止坐标系下6k+1快速重复控制第97-99页
        3.6.2 分相控制的6k±1快速重复控制第99-100页
        3.6.3 分相控制的2k+1快速重复控制第100页
    3.7 实验验证第100-107页
        3.7.1 静止坐标系下6k+1快速重复控制实验验证第101-103页
        3.7.2 分相控制6k±1快速重复控制实验验证第103-105页
        3.7.3 分相控制2k+1快速重复控制实验验证第105-107页
    3.8 本章小结第107-110页
第4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优化设计及其控制策略第110-134页
    4.1 引言第110页
    4.2 SAPF直流侧电压波动分析第110-115页
        4.2.1 基于能量平衡的直流侧波动计算第111-114页
        4.2.2 直流侧电流波动对输出电流的影响第114-115页
    4.3 SAPF直流侧波动补偿电路设计第115-121页
        4.3.1 直流侧波动吸收电路参数设计第116-118页
        4.3.2 波动吸收电路控制策略第118-121页
    4.4 SAPF直流侧均压控制第121-127页
        4.4.1 直流侧均压模型第121-125页
        4.4.2 直流侧均压策略第125-127页
    4.5 实验验证第127-131页
        4.5.1 直流侧补偿吸收电路实验验证第127-129页
        4.5.2 直流侧均压策略验证第129-131页
    4.6 本章小结第131-134页
第5章 模块化并联SAPF系统建模及其控制策略第134-158页
    5.1 模块化SAPF系统模型第134-141页
        5.1.1 单模块SAPF建模第134-136页
        5.1.2 多模块并联SAPF系统模型第136-141页
    5.2 模块化SAPF系统谐振特性分析第141-144页
    5.3 模块化并联SAPF系统的集中控制策略第144-146页
    5.4 模块化SAPF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第146-153页
        5.4.1 负载电流采样第146-147页
        5.4.2 均流控制第147-149页
        5.4.3 限流保护第149-153页
    5.5 实验验证第153-156页
        5.5.1 三模块并联SAPF系统稳态实验第154-155页
        5.5.2 三模块并联SAPF系统动态实验第155-156页
        5.5.3 模块限流实验第156页
    5.6 本章小结第156-15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58-162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158-159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159-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0页
附录1: 实验装置图片第170-172页
附录2: 科研成果第172-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评估研究
下一篇:新医改背景下Y医院药品成本管理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