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食管电刺激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贲门失弛缓症介绍及治疗现状 | 第9-10页 |
1.1.3 胃食管反流疾病介绍及治疗现状 | 第10-11页 |
1.2 功能性电刺激 | 第11-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植入式食管电刺激系统方案设计 | 第14-21页 |
2.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4-16页 |
2.1.1 植入式食管电刺激系统设计要求 | 第14-15页 |
2.1.2 植入式食管电刺激系统总体方案 | 第15-16页 |
2.2 刺激脉冲设计方案 | 第16-20页 |
2.2.1 刺激脉冲波形设计 | 第16-17页 |
2.2.2 刺激参数设计方案 | 第17-19页 |
2.2.3 刺激脉冲输出模式设计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植入式食管电刺激系统硬件设计 | 第21-60页 |
3.0 核心处理芯片的选择 | 第21-23页 |
3.1 无线通信模块 | 第23-29页 |
3.1.1 无线通信方式选择 | 第23-25页 |
3.1.2 ZigBee技术原理及其芯片选型 | 第25-27页 |
3.1.3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第27-29页 |
3.2 胃食管反流监测模块 | 第29-37页 |
3.2.1 反流监测方法介绍 | 第29-32页 |
3.2.2 反流监测模块基本原理 | 第32-34页 |
3.2.3 反流监测模块硬件设计 | 第34-37页 |
3.3 吞咽感知模块 | 第37-49页 |
3.3.1 吞咽信号提取原理 | 第37-41页 |
3.3.2 吞咽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原理 | 第41-42页 |
3.3.3 吞咽信号采集电路 | 第42-43页 |
3.3.4 吞咽信号处理电路 | 第43-49页 |
3.4 核心电刺激模块设计 | 第49-55页 |
3.4.1 核心电刺激模块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3.4.2 刺激脉冲产生电路 | 第50-52页 |
3.4.3 刺激脉冲参数调节电路 | 第52-54页 |
3.4.4 刺激输出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3.5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 第55-58页 |
3.5.1 系统供电方案 | 第55-56页 |
3.5.2 电源管理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56-58页 |
3.6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第58-5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植入式食管电刺激系统软件设计 | 第60-73页 |
4.1 无线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第61-63页 |
4.1.1 UART通信模块 | 第61-62页 |
4.1.2 无线通信发送与接收模块 | 第62-63页 |
4.2 低功耗设计 | 第63-64页 |
4.3 核心电刺激模块程序设计 | 第64-69页 |
4.3.1 刺激参数计算 | 第65-66页 |
4.3.2 脉冲的产生及频率、脉宽调节 | 第66-68页 |
4.3.3 脉冲幅度调节 | 第68页 |
4.3.4 刺激输出模式控制 | 第68-69页 |
4.4 反流监测模块程序设计 | 第69-71页 |
4.4.1 反流监测模块软件流程 | 第69-70页 |
4.4.2 阻抗计算 | 第70-71页 |
4.5 吞咽检测模块 | 第71-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基于嵌入式的食管起搏系统的实验与分析 | 第73-79页 |
5.1 无线通信质量测试 | 第73-74页 |
5.1.1 命令收发实验 | 第73-74页 |
5.1.2 刺激参数收发测试 | 第74页 |
5.2 刺激脉冲测试 | 第74-75页 |
5.3 胃食管反流监测实验 | 第75-77页 |
5.3.1 标准电阻测量实验 | 第76-77页 |
5.3.2 胃食管反流监测实验 | 第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79-80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