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丙烷脱氢废水絮凝处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丙烷脱氢工艺废水来源第9页
        1.1.2 丙烷脱氢废水特点第9-10页
    1.2 混凝法第10-17页
        1.2.1 混凝机理第10-14页
        1.2.2 无机和有机絮凝剂种类及发展第14-17页
    1.3 絮凝剂复配第17-18页
    1.4 絮体形成和絮体特性第18-19页
        1.4.1 絮体形成第18页
        1.4.2 絮体破碎第18-19页
        1.4.3 絮体强度第19页
    1.5 课题研究主要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1.5.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19-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1-22页
        2.1.1 实验药品第21页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1-22页
        2.1.3 实验废水水样第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5页
        2.2.1 PAC- P(AM-DMDAAC)复合絮凝剂的制备第23页
        2.2.2 混凝/絮凝实验第23页
        2.2.3 混凝动态过程第23页
        2.2.4 絮体平均中位粒径的测定第23-24页
        2.2.5 絮体强度的测定第24页
        2.2.6 水质指标的测定第24-25页
3 不同混凝/絮凝剂絮凝效果研究第25-42页
    3.1 PAC和PFS的混凝效果研究第25-28页
        3.1.1 PAC的混凝效果研究第25-26页
        3.1.2 PFS混凝效果研究第26-28页
    3.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PAC的复配混凝效果的研究第28-35页
        3.2.1 P(AM-DMDAAC)加量对PAC混凝效果的影响第28-30页
        3.2.2 P(AM-DMC)加量对PAC混凝效果的影响第30-32页
        3.2.3 阴离子絮凝剂加量对PAC混凝效果的影响第32-33页
        3.2.4 两性PAM絮凝剂加量对PAC混凝效果的影响第33-35页
    3.3 PAC-P(AM-DMDAAC)复合絮凝剂的混凝效果的影响第35-37页
    3.4 阳离子絮凝剂和阴离子絮凝剂复配PAC对丙烷脱氢废水混凝效果的研究第37-40页
    3.5 小结第40-42页
4 不同絮凝剂处理废水絮体特性研究第42-49页
    4.1 PAC处理废水的混凝动态过程研究第42-45页
        4.1.1 PAC不同用量下的混凝动态过程的研究第42-44页
        4.1.2 不同剪切力对PAC絮体强度及恢复因子的影响第44-45页
    4.2 不同絮凝剂与PAC复配絮体特性的影响第45-47页
    4.3 小结第47-49页
5 结论第49-51页
    5.1 全文总结第49-50页
    5.2 论文创新点第50页
    5.3 论文不足之处第50-51页
6 展望第51-52页
7 参考文献第52-59页
8 论文发表情况第59-60页
9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拟的区间随机优化方法用于生态系统规划--以珠海市为例
下一篇:年产3万吨双锥形磨浆机的优化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