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复合改性膨润土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问题第11页
    1.2 重金属离子及染料废水的污染第11-14页
        1.2.1 重金属离子废水来源及其危害第11-12页
        1.2.2 含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危害第12-13页
        1.2.3 目前处理水中重金属离子及染料的方法第13-14页
    1.3 膨润土第14-17页
        1.3.1 膨润土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第14-15页
        1.3.2 膨润土的改性方法第15-17页
    1.4 本文究意义及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聚丙烯酸钠改性膨润土及其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研究第19-32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实验部分第19-22页
        2.2.1 实验原料第19-20页
        2.2.2 实验仪器第20页
        2.2.3 Bent-PAANa的合成第20-21页
        2.2.4 Pb~(2+)吸附实验第21页
        2.2.5 解吸附实验第21-22页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2-30页
        2.3.1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FTIR)第22-23页
        2.3.2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SEM)第23页
        2.3.3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XRD)第23-24页
        2.3.4 热失重测试结果分析(TG)第24-25页
        2.3.5 氮气吸附-脱附结果分析第25-26页
        2.3.6 时间因素及吸附动力学研究第26-27页
        2.3.7 pH对于Pb~(2+)吸附量的影响第27-28页
        2.3.8 Pb~(2+)初始浓度因素及吸附等温线第28-30页
        2.3.9 解吸附实验第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石墨烯海绵改性膨润土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研究第32-44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5页
        3.2.1 实验原料第32-33页
        3.2.2 实验仪器第33页
        3.2.3 石墨烯海绵改性膨润土的合成第33-34页
        3.2.4 结晶紫的吸附实验第34-35页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5-42页
        3.3.1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FTIR)第35-36页
        3.3.2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XRD)第36-37页
        3.3.3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SEM)第37页
        3.3.4 时间因素及吸附动力学研究第37-39页
        3.3.5 pH对结晶紫吸附量的影响第39-40页
        3.3.6 结晶紫初始浓度因素及吸附等温式第40-42页
        3.3.7 吸附剂吸附性能对比第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石墨烯海绵/二氧化钛/膨润土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44-59页
    4.1 引言第44-45页
    4.2 实验部分第45-47页
        4.2.1 实验原料第45页
        4.2.2 实验仪器第45-46页
        4.2.3 石墨烯海绵/二氧化钛/膨润土的合成第46-47页
        4.2.4 亚甲基蓝光降解性能测试第47页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7-56页
        4.3.1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FTIR)第47-48页
        4.3.2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XRD)第48-49页
        4.3.3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SEM)第49-50页
        4.3.4 紫外漫反射结果分析第50-51页
        4.3.5 光致发光图谱分析(PL)第51-52页
        4.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分析(XPS)第52-53页
        4.3.7 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第53-56页
    4.4 光降解污染物机理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子辅助Dirac电子Fano共振隧穿性质的研究
下一篇:核酸循环光电信号放大的纸微流控检测肿瘤相关小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