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猕猴桃属植物概况、观赏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1.1 猕猴桃植物概况 | 第10-11页 |
1.1.2 猕猴桃属植物观赏品种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 猕猴桃属植物杂交育种及性别变异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1 猕猴桃属植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2 猕猴桃属植物性别变异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植物花瓣颜色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1 植物花色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3.2 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4 F3'H、F3'5'H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4.1 F3'H与F3'5'H基因分子演化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2 F3'H与F3'5'H基因突变与对花色的影响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2 引言 | 第18-20页 |
2.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3.1.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 第20-21页 |
3.1.2 杂交后代花色表型变异分析 | 第2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3.2.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 第21-22页 |
3.2.2 杂交后代花青素的测定 | 第22-23页 |
3.2.3 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F3'H和F3'5'H的扩增 | 第23-25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45页 |
4.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 第26-34页 |
4.1.1 杂交后代群体的花期及开花天数变异 | 第26-28页 |
4.1.2 杂交后代群体的雌雄性别分析 | 第28-29页 |
4.1.3 杂交后代群体的花瓣颜色变异 | 第29-31页 |
4.1.4 杂交后代群体的花朵直径、花瓣数及每花序花朵数变异 | 第31-34页 |
4.2 杂交后代花色表型变异分析 | 第34-45页 |
4.2.1 杂交后代花瓣中花色素类别的定性分析 | 第34-37页 |
4.2.2 杂交后代花瓣中花色素组合类别分析 | 第37-40页 |
4.2.3 杂交后代花瓣花色素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0-42页 |
4.2.4 杂交后代花瓣花色素含量的聚类分析 | 第42页 |
4.2.5 杂交后代及亲本中调控花色表型的F3'H和F3'5'H基因克隆 | 第42-45页 |
5 讨论与讨论 | 第45-51页 |
5.1 讨论 | 第45-49页 |
5.1.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 第45-47页 |
5.1.2 杂交后代的花色表型变异分析 | 第47-49页 |
5.2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