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岩储层力学性质及破裂规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砾岩储层特性研究 | 第10-11页 |
1.2.2 砾岩力学特性研究 | 第11-12页 |
1.2.3 砾岩储层裂缝扩展研究 | 第12-14页 |
1.2.4 砾岩储层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砾岩非均质性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研究 | 第17-36页 |
2.1 物理模型构建 | 第17-20页 |
2.1.1 人造岩心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2.1.2 人造岩心制备步骤 | 第19-20页 |
2.2 物理模型力学实验 | 第20-25页 |
2.2.1 声波速测试 | 第20-23页 |
2.2.2 单轴加载实验 | 第23-25页 |
2.3 砾岩非均质性对力学参数影响分析 | 第25-32页 |
2.3.1 粒径对动态力学参数影响 | 第25-27页 |
2.3.2 粒径对静态力学参数影响 | 第27-29页 |
2.3.3 砾石含量对动态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4 砾石含量对静态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30-32页 |
2.4 砾岩非均质性表征系数 | 第32-34页 |
2.4.1 表征方法与原理 | 第32-33页 |
2.4.2 表征系数定义 | 第33-34页 |
2.5 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砾岩非均质性对岩石破裂复杂性影响研究 | 第36-60页 |
3.1 砾石对单条裂缝迂曲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3.1.1 砾石对单条裂缝延伸形态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2 单一裂缝迂曲度表征 | 第37-38页 |
3.2 单轴压缩条件下砾石破裂的声发射监测 | 第38-48页 |
3.2.1 声发射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39页 |
3.2.2 非均质性对声发射事件数影响分析 | 第39-45页 |
3.2.3 非均质性对峰后b值影响规律 | 第45-48页 |
3.3 砾石对裂缝网络复杂性的影响与表征 | 第48-55页 |
3.3.1 砾岩厚壁圆筒试验 | 第48-49页 |
3.3.2 裂缝复杂性表征 | 第49-53页 |
3.3.3 非均质性对裂缝网络复杂性影响分析 | 第53-55页 |
3.4 砾岩非均质性对破裂复杂性影响分析 | 第55-58页 |
3.4.1 非均质系数与声发射事件总数关系 | 第55-56页 |
3.4.2 非均质系数与声发射b值关系 | 第56页 |
3.4.3 非均质系数与裂缝分维数关系 | 第56-57页 |
3.4.4 非均质系数与碎块分维数关系 | 第57-58页 |
3.5 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砾岩非均质性与破裂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第60-69页 |
4.1 离散元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 | 第60-61页 |
4.1.1 PFC建模基本要素 | 第60-61页 |
4.1.2 PFC建模基本假设及参数确定 | 第61页 |
4.2 砾岩非均质性及破裂特征模拟 | 第61-66页 |
4.2.1 非均质砾岩离散元建模 | 第61-63页 |
4.2.2 非均质砾岩破裂的数值模拟 | 第63-66页 |
4.3 砾岩破裂特征模拟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4.3.1 粒径对裂缝复杂性的影响 | 第66页 |
4.3.2 砾石含量对裂缝复杂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4.3.3 非均质系数与加载微破裂数关系 | 第67-68页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玛湖地区砾岩非均质性表征及应用 | 第69-81页 |
5.1 玛湖地区砾岩岩石力学特征 | 第69-73页 |
5.2 玛湖地区砾岩非均质性 | 第73-75页 |
5.3 玛湖地区砾岩非均质性表征 | 第75-79页 |
5.4 玛湖地区储层改造工程建议 | 第79-81页 |
5.4.1 玛湖砾岩压裂施工特征 | 第79页 |
5.4.2 裂缝延伸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79-80页 |
5.4.3 压裂施工改进建议 | 第80-8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