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第1章 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的形成 | 第14-30页 |
| ·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形成的前提性条件 | 第15-23页 |
| ·前提性条件之一: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二分架构历史演变 | 第15-21页 |
| ·前提性条件之二:启蒙思想的启示 | 第21-23页 |
| ·二分架构下的市民社会概念演变 | 第23-30页 |
| ·黑格尔: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的确立者 | 第23-25页 |
|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 第25-27页 |
| ·现代西方市民社会理论 | 第27-30页 |
| 第2章 二分架构下现代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界定 | 第30-51页 |
| ·现代市民社会的界定 | 第30-38页 |
| ·现代个人生活领域 | 第30-34页 |
| ·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内涵 | 第34-36页 |
| ·现代市民社会的整合原则 | 第36-38页 |
| ·现代国家的界定 | 第38-51页 |
| ·国家即公共权力机构 | 第38-44页 |
| ·国家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合法性 | 第44-47页 |
| ·国家公共政治危机 | 第47-51页 |
| 第3章 市民社会与国家不同的活动原则 | 第51-72页 |
| ·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 第51-55页 |
| ·私人利益是市民社会中个人生活的出发点 | 第51-52页 |
| ·公共利益及公共利益的现实性、虚伪性 | 第52-54页 |
| ·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 第54-55页 |
| ·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 | 第55-64页 |
| ·伦理道德及其约束的领域 | 第56-59页 |
| ·法律规范及其约束的领域 | 第59-62页 |
| ·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 第62-64页 |
| ·利己主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 第64-72页 |
| ·利己主义价值观 | 第64-68页 |
| ·核心价值观 | 第68-71页 |
| ·利己主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第71-72页 |
| 第4章 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发展趋势 | 第72-97页 |
| ·黑格尔的“国家”对“市民社会”的超越 | 第72-77页 |
|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 第77-81页 |
| ·当代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 | 第81-91页 |
| ·自由人联合体——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的解体 | 第91-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7-108页 |
| 中文摘要 | 第108-112页 |
| ABSTRACT | 第112-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