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含硫、氮原子的光学响应性功能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语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7页
    1.1 有机功能材料研究概述第13-16页
        1.1.1 含硫/氮原子的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第13-16页
    1.2 刺激响应性有机功能材料第16-24页
        1.2.1 含硫/氮原子的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第17-19页
        1.2.2 含硫/氮原子的有机力致荧光变色材料第19-20页
        1.2.3 含硫/氮原子的化学刺激响应性有机功能材料第20-24页
    1.3 有机非线性光学响应材料第24-30页
        1.3.1 Z扫描表征技术第26页
        1.3.2 光限幅的发生机制第26-27页
        1.3.3 含氮/硫原子的有机非线性光学响应材料第27-29页
        1.3.4 含氮/硫原子的有机光限幅材料第29-30页
    1.4 论文选题依据及设计思路第30-33页
    参考文献第33-37页
第二章 含THDTAP单元的D-A型二苯甲酮的区域选择性合成及性能研究第37-68页
    2.1 前言第37-38页
    2.2 含THDTAP结构单元的二苯甲酮分子的区域选择性合成第38-41页
    2.3 化合物2a、2b、11a、11b的自偶联反应第41-43页
    2.4 含THDTAP结构单元的二苯甲酮的光电性质研究第43-50页
        2.4.1 电化学性质研究第43-44页
        2.4.2 光谱性质研究第44-47页
        2.4.3 有机酸碱刺激下的光学响应第47-50页
    2.5 理论计算研究第50-53页
        2.5.1 构型优化第50页
        2.5.2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计算第50-52页
        2.5.3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第52-53页
    2.6 本章小结第53页
    2.7 实验部分第53-63页
    附录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第三章 含THDTAP结构的四苯乙烯的合成及其氧化脱氢环化反应研究第68-86页
    3.1 前言第68-70页
    3.2 含THDTAP结构单元的四苯乙烯分子的合成第70-71页
    3.3 含THDTAP结构单元的四苯乙烯分子的氧化脱氢环化反应第71-73页
    3.4 含THDTAP结构单元的四苯乙烯的氧化脱氢环化反应机理第73-78页
    3.5 本章小结第78页
    3.6 实验部分第78-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第四章 含THDTAP单元的四苯乙烯及其环化产物的性能研究第86-101页
    4.1 前言第86-87页
    4.2 含THDTAP单元的四苯乙烯及其环化产物的光学性能研究第87-93页
        4.2.1 含THDTAP单元的四苯乙烯及其环化产物的紫外光谱性质第87页
        4.2.2 含THDTAP单元的四苯乙烯分子及其环化产物的荧光性质第87-90页
        4.2.3 含THDTAP单元的四苯乙烯分子及其环化产物对化学刺激的光学响应第90-93页
    4.3 四苯乙烯氧化脱氢环化产物的光限幅性能研究第93-95页
    4.4 理论计算研究第95-98页
        4.4.1 构型优化第95-96页
        4.4.2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计算第96-98页
    4.5 本章小结第98-99页
    4.6 实验部分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1页
第五章 含硫联苯胺型化合物的合成、组装及性能研究第101-128页
    5.1 前言第101-102页
    5.2 含硫联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第102-103页
    5.3 含硫联苯胺分子的凝聚态结构第103-104页
    5.4 联苯胺类化合物在化学刺激下的光学响应第104-111页
        5.4.1 金属离子诱导产生的近红外吸收第104-107页
        5.4.2 酸诱导产生的近红外吸收第107-108页
        5.4.3 碘单质和有机电子受体诱导产生的近红外吸收第108-111页
    5.5 联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第111-112页
    5.6 含硫联苯胺分子与金属盐类及电子受体的共结晶研究第112-120页
        5.6.1 含硫联苯胺分子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及其凝聚态结构第112-114页
        5.6.2 配合物光谱研究第114-115页
        5.6.3 含硫联苯胺分子与TCNQ/F4TCNQ的电荷转移复合物及其凝聚态结构第115-117页
        5.6.4 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光谱研究第117-120页
    5.7 理论计算研究第120-123页
        5.7.1 几何构型及前线分子轨道第120-122页
        5.7.2 自旋密度分布第122页
        5.7.3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第122-123页
    5.8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5.9 实验部分第124-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28页
第六章 含硫、氮原子的星状分子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第128-150页
    6.1 前言第128-129页
    6.2 含硫、氮原子的星状分子的设计合成第129-130页
    6.3 含硫、氮原子的星状分子的几何结构与前线轨道能级分布第130-133页
    6.4 含硫、氮原子的星状分子的光电性能研究第133-144页
        6.4.1 含硫、氮原子的星状分子的光学性能研究第133-136页
        6.4.2 含硫、氮原子的星状分子在酸刺激下的光学响应第136-138页
        6.4.3 光限幅性能研究第138-143页
        6.4.4 电化学性质研究第143-144页
    6.5 热稳定性第144页
    6.6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6.7 实验部分第145-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50-152页
附录第152-19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92-193页
致谢第193页

论文共1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维度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催化和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锡铜系纳米焊料制备、表征及纳米焊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