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电工论文--矿山生产自动化技术论文

运动中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现状评述第16-18页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8-21页
第2章 欧拉描述形式的运动中输送带单元的大变形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第21-59页
    2.1 运动中输送带单元的位形分析第21-26页
        2.1.1 等速运动条件下输送带单元的位形分析第22-25页
        2.1.2 变速运动条件下输送带单元的位形探讨第25-26页
    2.2 输送带微元的变形分析第26-31页
        2.2.1 无穷小变形与有限变形及对于变形的理解第26-27页
        2.2.2 输送带微元的大变形分析第27-31页
    2.3 输送带材料的本构关系第31-40页
        2.3.1 输送带本构关系相关的应变与应力张量第31-33页
        2.3.2 虎克定律非本构性的证明第33-38页
        2.3.3 St.Venant-Kirchhoff本构关系的引入第38-40页
    2.4 运动中输送带单元的连续性方程第40-42页
    2.5 运动中输送带单元的几何与动力学分析第42-49页
        2.5.1 运动中输送带单元上的标架矢量场及其梯度与散度第43-47页
        2.5.2 运动中输送带单元上e_1(?)e_1型应力场的散度第47-48页
        2.5.3 运动中输送带单元的动力学分析第48-49页
    2.6 欧拉描述形式的运动中输送带单元的大变形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9-57页
        2.6.1 关于运动的拉格朗日描述与欧拉描述第50页
        2.6.2 输送带单元上不同位形标架基矢量间内积公式的推导第50-52页
        2.6.3 欧拉描述形式的运动中输送带单元的大变形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第52-55页
        2.6.4 运动中输送带单元大变形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的无量纲化处理第55页
        2.6.5 运动中输送带单元大变形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的边界条件第55-56页
        2.6.6 对于变速运动条件下方程组适用性的探讨第56-57页
    2.7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3章 运动中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动力学双单元模型第59-77页
    3.1 运动中输送带单元大变形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第59-64页
    3.2 运动中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力学双单元模型的建立第64-66页
    3.3 运动中可伸缩输送带双单元模型的数值解算及仿真结果第66-74页
        3.3.1 不同工况对固定单元给定点竖向观测位移的影响第67-68页
        3.3.2 不同工况对固定单元观测应力状态的影响第68-73页
        3.3.3 不同工况对固定单元观测位形的影响第73-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7页
第4章 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特性实验平台的研制第77-101页
    4.1 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特性实验平台硬件系统研制第77-92页
        4.1.1 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特性实验平台的概念模型第77-79页
        4.1.2 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特性实验平台基本功能结构的研制第79-86页
        4.1.3 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特性实验平台自动伸缩机构的研制第86-89页
        4.1.4 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特性实验平台竖向观测位移测量系统的研制第89-91页
        4.1.5 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特性实验平台硬件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第91-92页
    4.2 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特性实验平台软件系统研制第92-98页
        4.2.1 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特性实验平台PLC控制系统参数及算法设计第92-95页
        4.2.2 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特性实验平台集中控制与数据采集关键算法研制第95-98页
    4.3 可伸缩输送带大变形动特性实验平台软硬件系统的集成第98-99页
    4.4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5章 运动中可伸缩输送带竖向位移观测实验及数据分析第101-113页
    5.1 对运动中可伸缩输送带进行竖向位移观测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02页
    5.2 实验平台周期运动件频率范围及变频频率的确定第102-103页
    5.3 可伸缩输送带带速对竖向观测位移的影响实验第103-105页
    5.4 输送带伸缩加速度对竖向观测位移的影响实验第105-108页
    5.5 输送带伸缩动作对竖向观测位移的影响实验第108-110页
    5.6 本章小结第110-11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117页
    6.1 主要结论第113-114页
    6.2 创新点第114-115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3页
附录1 实验平台硬件信息清单第123-127页
附录2 实验平台软件程序清单第127-137页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和论文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酸枣仁皂苷的提取转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一篇:生态舒适视域下的中学校园声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