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优良家系选择及种子园营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樟子松群体的天然分布 | 第7页 |
1.3 国内外樟子松良种选育现状 | 第7-12页 |
1.3.1 种源试验和种源区划 | 第7-9页 |
1.3.2 樟子松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 第9-10页 |
1.3.3 樟子松种子园 | 第10-11页 |
1.3.4 国外欧洲赤松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4-17页 |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第14-15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5-16页 |
2.3 调查方法 | 第16页 |
2.4 1.5代及2代种子园的营建 | 第16-1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7-29页 |
3.1 樟子松优良种源分析及与初级种子园比较 | 第17-18页 |
3.2 青山无性系种子园优良半同胞家系选择 | 第18-25页 |
3.2.1 各定值组独立分析 | 第18-23页 |
3.2.2 数据矫正后优良家系选择 | 第23-25页 |
3.3 1.5代及2代种子园的营建 | 第25-29页 |
3.3.1 1.5代种子园的营建 | 第26页 |
3.3.2 2代种子园的营建 | 第26-2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个人简历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