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8-19页 |
1.2 聚合物基复合介质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1.2.1 电介质的极化与储能 | 第19-20页 |
1.2.2 复合介质的界面极化理论 | 第20-22页 |
1.2.3 复合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 第22-24页 |
1.3 聚合物基复合介质的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1.3.1 复合体系的构建途径 | 第24-25页 |
1.3.2 介电与储能特性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2章 微/纳米CCTO颗粒制备及表面修饰对PVDF介电特性的影响 | 第31-58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31-38页 |
2.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31-33页 |
2.1.2 CCTO颗粒的制备与表面修饰 | 第33-36页 |
2.1.3 PVDF基复合介质的制备 | 第36-37页 |
2.1.4 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37-38页 |
2.2 CCTO颗粒的微结构 | 第38-40页 |
2.2.1 CCTO颗粒的微观形貌 | 第38页 |
2.2.2 CCTO颗粒的物相组成 | 第38-40页 |
2.3 微/纳米CCTO/PVDF的微结构与介电特性 | 第40-47页 |
2.3.1 CCTO MP/PVDF的微结构 | 第40-43页 |
2.3.2 CCTO MP/PVDF的介电特性 | 第43-44页 |
2.3.3 微/纳米CCTO/PVDF的介电特性比较 | 第44-47页 |
2.4 CCTO@Ni MP/PVDF的微结构与介电特性 | 第47-52页 |
2.4.1 CCTO@Ni MP的微结构 | 第47-49页 |
2.4.2 CCTO@Ni MP/PVDF的微结构 | 第49-50页 |
2.4.3 CCTO@Ni MP/PVDF的介电特性 | 第50-52页 |
2.5 CCTO@Ni MP增强介电特性与响应机理 | 第52-56页 |
2.5.1 CCTO@Ni MP增强介电特性效果 | 第52-54页 |
2.5.2 CCTO@Ni MP增强介电响应机理 | 第54-55页 |
2.5.3 磁场处理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3章 CCTO纤维制备工艺及PVDF基复合介质的介电特性 | 第58-75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58-61页 |
3.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58-59页 |
3.1.2 CCTO NFs的制备 | 第59-60页 |
3.1.3 CCTO NFs/PVDF的制备 | 第60-61页 |
3.1.4 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61页 |
3.2 CCTO NFs的制备工艺 | 第61-66页 |
3.2.1 纺丝速度和PVP含量对前驱物的影响 | 第61-62页 |
3.2.2 揭膜处理对CCTO NFs形貌的影响 | 第62-63页 |
3.2.3 纺丝速度对CCTO NFs形貌的影响 | 第63页 |
3.2.4 PVP含量对CCTO NFs形貌的影响 | 第63-64页 |
3.2.5 烧结温度与时间对CCTO NFs微结构的影响 | 第64-66页 |
3.3 不同尺寸与形貌CCTO NFs/PVDF的介电特性 | 第66-68页 |
3.3.1 不同尺寸CCTO NFs/PVDF的介电特性 | 第66-67页 |
3.3.2 不同形貌CCTO NFs/PVDF的介电特性 | 第67-68页 |
3.4 不同含量CCTO NFs/PVDF的微结构与介电特性 | 第68-72页 |
3.4.1 不同含量CCTO NFs/PVDF的微结构 | 第68-71页 |
3.4.2 不同含量CCTO NFs/PVDF的介电特性 | 第71-72页 |
3.5 填料维度对PVDF基复合介质介电特性的影响 | 第72-7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4章 CCTO纤维表面修饰工艺及PVDF基复合介质的介电特性 | 第75-100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75-78页 |
4.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75-76页 |
4.1.2 CCTO@Ni NFs的制备 | 第76-77页 |
4.1.3 CCTO@Ni NFs/PVDF的制备 | 第77页 |
4.1.4 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77-78页 |
4.2 CCTO@Ni NFs的制备工艺 | 第78-83页 |
4.2.1 预处理时间对CCTO@Ni NFs形貌的影响 | 第78-79页 |
4.2.2 镀镍时间对CCTO@Ni NFs微结构的影响 | 第79-80页 |
4.2.3 镀镍含量对CCTO@Ni NFs形貌的影响 | 第80-81页 |
4.2.4 镀液温度对CCTO@Ni NFs形貌的影响 | 第81-82页 |
4.2.5 镀液PH值对CCTO@Ni NFs形貌的影响 | 第82-83页 |
4.3 不同形貌CCTO@Ni NFs/PVDF的微结构与介电特性 | 第83-86页 |
4.3.1 不同形貌CCTO@Ni NFs/PVDF的微结构 | 第83-85页 |
4.3.2 不同形貌CCTO@Ni NFs/PVDF的介电特性 | 第85-86页 |
4.4 不同含量CCTO@Ni NFs/PVDF的微结构与介电特性 | 第86-89页 |
4.4.1 不同含量CCTO@Ni NFs/PVDF的微结构 | 第86-88页 |
4.4.2 不同含量CCTO@Ni NFs/PVDF的介电特性 | 第88-89页 |
4.5 表面修饰对PVDF基复合介质的影响 | 第89-93页 |
4.5.1 表面修饰对微结构的影响 | 第90页 |
4.5.2 表面修饰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第90-93页 |
4.6 磁场处理对CCTO@Ni NFs/PVDF介电特性的影响 | 第93-95页 |
4.7 PVDF基复合介质的介电响应机理 | 第95-9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5章 核-壳结构CCTO@Al_2O_3 NFs/PVDF复合介质的介电与储能特性 | 第100-121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100-104页 |
5.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100-101页 |
5.1.2 无机纤维的制备与表面处理 | 第101-103页 |
5.1.3 PVDF基复合介质的制备 | 第103页 |
5.1.4 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103-104页 |
5.2 无机纤维的微结构 | 第104-106页 |
5.2.1 纤维的物相组成 | 第104-105页 |
5.2.2 纤维的微观形貌 | 第105-106页 |
5.3 无机纤维/PVDF复合介质的微结构 | 第106-107页 |
5.3.1 复合介质的物相组成 | 第106-107页 |
5.3.2 复合介质的微观形貌 | 第107页 |
5.4 CCTO NFs/PVDF和 Al_2O_3 NFs/PVDF的介电与储能特性 | 第107-112页 |
5.4.1 介电特性对比 | 第108-109页 |
5.4.2 击穿特性对比 | 第109-111页 |
5.4.3 储能特性对比 | 第111-112页 |
5.5 核-壳结构纤维/PVDF复合介质的介电与储能特性 | 第112-118页 |
5.5.1 CCTO@Al_2O_3 NFs/PVDF的介电特性 | 第112-113页 |
5.5.2 CCTO@Al_2O_3 NFs/PVDF的击穿特性 | 第113-115页 |
5.5.3 CCTO@Al_2O_3 NFs/PVDF的储能特性 | 第115-118页 |
5.6 核-壳结构纤维增强储能特性机理 | 第118-11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结论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37-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