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遗传学论文--遗传学分支学科论文--细胞遗传学论文--染色体理论(染色体遗传学)论文

多尺度模拟研究组蛋白变体H2A.B对核小体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研究背景第12-26页
    1.1 核小体第12-19页
        1.1.1 核小体核心颗粒的基本结构第12-13页
        1.1.2 组蛋白折叠异二聚体第13-14页
        1.1.3 组蛋白八聚体及其与DNA的结合第14-16页
        1.1.4 核小体拓扑第16-17页
        1.1.5 核小体DNA的序列第17-18页
        1.1.6 染色体和30纳米纤维的结构第18页
        1.1.7 NCP结构的可变性第18-19页
    1.2 组蛋白变体H2A.B第19-26页
        1.2.1 H2A.B的分子进化第19-20页
        1.2.2 H2A.B的一级结构第20-21页
        1.2.3 H2A.B对组蛋白八聚体的影响第21-22页
        1.2.4 H2A.B对核小体DNA的影响第22-23页
        1.2.5 H2A.B和ATP依赖性核小体重塑第23页
        1.2.6 H2A.B和基因表达第23-26页
第2章 研究方法第26-34页
    2.1 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第26-30页
        2.1.1 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原理第28-29页
        2.1.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发展第29-30页
    2.2 粗粒化模拟第30-31页
        2.2.1 粗粒化模型构建的原则第30-31页
        2.2.2 常见的粗粒化模型第31页
    2.3 反响映射模拟第31-34页
第3章 研究内容第34-42页
    3.1 核小体初始结构的构建第34-36页
    3.2 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第36-37页
    3.3 粗粒化模拟第37-40页
        3.3.1 native粗粒化模拟第37-38页
        3.3.2 粗粒化组装模拟第38-40页
    3.4 数据分析第40-42页
第4章 结果与讨论第42-58页
    4.1 H2A.B核小体DNA的高动态性第42-47页
    4.2 H2A.B对组蛋白二聚体及八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47-49页
    4.3 核小体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第49-55页
        4.3.1 组蛋白H3与核小体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第50-53页
        4.3.2 组蛋白H2A/H2A.B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第53-55页
    4.4 突变体系的粗粒化模拟第55-58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8页
致谢第68-7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学术会议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视觉装配的机械手运动位置研究
下一篇:Izu-Bonin板块俯冲区高精度地震成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