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实施营改增的背景 | 第7-8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3 文献综合评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1.3.4 本文的不足 | 第11-13页 |
2 营改增理论概述 | 第13-17页 |
2.1 营改增的理论基础 | 第13页 |
2.2 增值税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2.2.1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 第13-14页 |
2.2.2 增值税的特点 | 第14页 |
2.3 营改增政策解读 | 第14-17页 |
2.3.1 营改增政策的分析 | 第14-15页 |
2.3.2 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改革的意义 | 第15-17页 |
3 营改增对FS建筑公司影响 | 第17-28页 |
3.1 FS建筑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3.1.1 FS建筑公司简介 | 第17页 |
3.1.2 FS建筑公司财务核算介绍 | 第17-18页 |
3.2 营改增对FS建筑公司的影响 | 第18-28页 |
3.2.1 营改增对项目税负的影响 | 第18-23页 |
3.2.2 营改增对FS建筑公司企业规模的影响 | 第23-25页 |
3.2.3 对FS建筑公司的经营管理影响 | 第25-28页 |
4 营改增之后FS建筑公司的应对措施 | 第28-42页 |
4.1 营改增之后企业资金管理的应对措施 | 第28-30页 |
4.1.1 设立企业内部的资金池 | 第28-29页 |
4.1.2 公司大型项目资产证券化 | 第29-30页 |
4.1.3 加强公司的应收账款的管理 | 第30页 |
4.2 营改增后企业经营管理措施 | 第30-36页 |
4.2.1 设立子公司,利用纳税人主体身份共营 | 第30-33页 |
4.2.2 优化组织结构的相关措施 | 第33-35页 |
4.2.3 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材料、设备供货商 | 第35页 |
4.2.4 加强对合同相关收款条款的管理 | 第35-36页 |
4.3 获得更多的可抵扣进项减轻企业税负的措施 | 第36-40页 |
4.3.1 更新固定资产,获得更多的抵扣 | 第36-38页 |
4.3.2 施工中加大机械设备使用比例,获得更多增值税的进项 | 第38-39页 |
4.3.3 采用预制构件进行施工,获得抵扣项 | 第39-40页 |
4.4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 第40-42页 |
4.4.1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 | 第40页 |
4.4.2 使用EPR系统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 第40-41页 |
4.4.3 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 第41页 |
4.4.4 加强对内部承包人和分公司的财务管理 | 第41-42页 |
5 结论及启示 | 第42-44页 |
5.1 结论 | 第42页 |
5.2 启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