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法度--以唐代诗论和书论为研究中心的法度演进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4页 |
一、古代关于诗歌、书法中的法度问题的研究状况 | 第9-12页 |
二、现当代学者对诗歌、书法法度问题的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定法:规定性的确立 | 第16-28页 |
第一节 唐代诗论法度论述中的定法 | 第16-20页 |
一、字句之法 | 第16-18页 |
二、属对用典 | 第18-19页 |
三、平仄格律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唐代书论法度论述中的定法 | 第20-24页 |
一、用笔之法 | 第20-21页 |
二、点画之法 | 第21-22页 |
三、结字之法 | 第22-24页 |
第三节 艺术形态的确立与问题 | 第24-28页 |
一、定法与艺术形态的确立 | 第24-25页 |
二、定法精细化带来的问题 | 第25-26页 |
三、定法的突破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不定之法:反叛与突破 | 第28-40页 |
第一节 唐代诗论中的不定之法 | 第28-32页 |
一、字句声韵等的不定之法 | 第28-30页 |
二、篇章之法 | 第30-31页 |
三、其他不定之法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唐代书论中的不定之法 | 第32-35页 |
一、篇章之法 | 第32-33页 |
二、书体之法 | 第33-34页 |
三、书论中其他不定之法 | 第34-35页 |
第三节 不定之法的反叛与突破 | 第35-40页 |
一、不定之法对定法的反叛 | 第36-37页 |
二、反叛中不定之法内涵的扩大 | 第37-38页 |
三、不定之法的局限与超越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无法之法:超越与实现 | 第40-51页 |
第一节 无法之法的超越与实现 | 第40-43页 |
一、法的统一 | 第40-41页 |
二、无法的实现 | 第41-42页 |
三、无法之法的实现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唐代诗论和书论中无法之法的论述研究 | 第43-47页 |
一、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 第44-45页 |
二、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 第45-46页 |
三、唐代其他与无法之法自由创造精神相近的论述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无法之法与唐代诗歌、书法创作 | 第47-51页 |
一、无法之法与唐代诗歌创作 | 第47-48页 |
二、无法之法与唐代书法创作 | 第48-49页 |
三、无法之法在唐代文艺创作中的意义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