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第三节 研究区基本概况 | 第16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完成的工作量 | 第16-17页 |
第五节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7-19页 |
一、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研究 | 第17-18页 |
二、找矿预测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地质、矿产概况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地质概况 | 第19-26页 |
一、地层 | 第19-23页 |
二、侵入岩 | 第23-24页 |
三、火山岩 | 第24页 |
四、区域构造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矿产概况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水系沉积物化探研究方法 | 第29-39页 |
第一节 1:5万水系沉积物采样方法 | 第29-32页 |
一、采样方法 | 第29页 |
二、样品布局 | 第29-30页 |
三、样品采集 | 第30-31页 |
四、样品管理与加工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化探样品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图件编制方法 | 第33-37页 |
一、数据处理 | 第33-35页 |
二、图件编制 | 第35-37页 |
第四节 异常分类及查证方法 | 第37-39页 |
一、异常分类 | 第37页 |
二、异常查证方法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 第39-60页 |
第一节 水系沉积物元素背景值 | 第39页 |
第二节 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 第39-49页 |
一、Pb、Zn、Au、Sb、As等元素分布特征 | 第39-44页 |
二、Cu、Ni、Cr、Co等元素分布特征 | 第44-45页 |
三、W、Sn、Mo、Bi、Y、Nb等元素分布特征 | 第45-49页 |
第三节 不同地质体中水系沉积物元素分布特征 | 第49-55页 |
一、区内地质单元划分 | 第49页 |
二、不同地质单元中水系沉积物元素的分布特征 | 第49-53页 |
三、不同地质单元出露区元素的富集特征 | 第53-55页 |
第四节 异常组合分布特征 | 第55-60页 |
第五章 综合异常圈定、分类与查证 | 第60-89页 |
第一节 异常圈定、分类 | 第60-62页 |
一、综合异常的圈定 | 第60-62页 |
二、综合异常分类 | 第62页 |
第二节 主要异常的查证 | 第62-89页 |
一、HS-14:Au-Cu-As-Pb-Zn-Sb-Mo-Bi综合异常 | 第62-73页 |
二、HS-4: W-Pb-Sn-Mo-Bi-Au-Ag-As-Sb-Cu-Zn综合异常 | 第73-81页 |
三、HS-6: Au-Cu-As-Sb-Ag-Zn-Pb-Mo-Bi综合异常 | 第81-83页 |
四、HS-9: W-Y-Sn-Mo-Bi-Nb综合异常 | 第83-87页 |
五、HS-13: W-Ag-Bi-As综合异常 | 第87-89页 |
第六章 成矿远景预测及找矿方法探讨 | 第89-102页 |
第一节 成矿远景区划分及其特征 | 第89-94页 |
一、划分原则 | 第89页 |
二、成矿远景区特征 | 第89-94页 |
第二节 找矿靶区划分及其特征 | 第94-99页 |
一、划分原则 | 第94页 |
二、找矿靶区特征 | 第94-99页 |
第三节 找矿方向探讨 | 第99-102页 |
一、火山热液型铜矿 | 第99页 |
二、与中基性岩类有关的磁铁矿矿床 | 第99-100页 |
三、脉型铅锌矿 | 第100-101页 |
四、矽卡岩型钨矿 | 第101-10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2-104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102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