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页
        1.1.3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25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5-2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21-24页
        1.2.3 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1.3 研究方法第25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25-27页
第2章 自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27-4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7-30页
        2.1.1 自媒体第27-28页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28-29页
        2.1.3 自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29-30页
    2.2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理论的契合第30-32页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用与满足”效果第30-31页
        2.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议程设置”功能第31页
        2.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沉默的螺旋”现象第31-32页
    2.3 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第32-36页
        2.3.1 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第32-33页
        2.3.2 改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33-34页
        2.3.3 优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第34-35页
        2.3.4 强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作用第35-36页
    2.4 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第36-42页
        2.4.1 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和地位第36-37页
        2.4.2 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第37-38页
        2.4.3 挑战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模式第38-40页
        2.4.4 干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舆论导向和工作重心第40-42页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现状分析第42-55页
    3.1 关于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现状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第42-46页
        3.1.1 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第42-43页
        3.1.2 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具体情况分析第43-46页
    3.2 大学生使用自媒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6-50页
        3.2.1 师生使用能力参差不齐第46-47页
        3.2.2 大学生对自媒体应用的误解第47-48页
        3.2.3 自媒体教育模式缺乏灵活性第48-49页
        3.2.4 自媒体平台建设滞后第49-50页
    3.3 自媒体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分析第50-55页
        3.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第50-51页
        3.3.2 大学生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偏差第51-52页
        3.3.3 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丰富第52-53页
        3.3.4 自媒体载体平台管理不完善第53-55页
第4章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55-72页
    4.1 加强载体平台建设第55-60页
        4.1.1 加大对微媒体平台的投入第55-56页
        4.1.2 提高高校自媒体阵地的吸引力第56-57页
        4.1.3 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力度第57-58页
        4.1.4 优化网络舆情管理环境第58-60页
    4.2 注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第60-64页
        4.2.1 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第60-61页
        4.2.2 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意识第61-62页
        4.2.3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第62-63页
        4.2.4 打造大学生群体的“意见领袖”第63-64页
    4.3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综合能力第64-68页
        4.3.1 加强对信息的“把关”控制第64-65页
        4.3.2 重视大学生的“使用与满足”需求第65-66页
        4.3.3 更加关心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第66-67页
        4.3.4 注重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的创新与时代性第67-68页
    4.4 创新教育模式和发展路径第68-72页
        4.4.1 树立“双主体”的教育理念第68-69页
        4.4.2 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第69-70页
        4.4.3 大力推广“慕课”与“微课”第70页
        4.4.4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运行管理机制第70-72页
结语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附录:访谈提纲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自组网无线通信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移动游戏营利目的下的“公平”:生产者的建构与消费者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