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电子公共服务供应链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导论第13-31页
    1.1 问题缘起第13-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2 研究问题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研究综述第17-25页
        1.3.1 电子公共服务绩效管理第17-22页
        1.3.2 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电子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研究第22-25页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5-27页
        1.4.1 研究逻辑思路第25页
        1.4.2 研究内容第25-27页
    1.5 研究方法第27-28页
        1.5.1 文献沉淀法第27-28页
        1.5.2 结构方程模型第28页
    1.6 难点与创新点第28-31页
        1.6.1 可能的创新第28-29页
        1.6.2 存在的不足第29-31页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31-49页
    2.1 核心概念的诠释第31-36页
        2.1.1 电子公共服务的涵义及特征第31-33页
        2.1.2 服务供应链第33-34页
        2.1.3 供应链绩效第34-36页
    2.2 理论基础及引申第36-46页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第36-41页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41-42页
        2.2.3 供应链管理引入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42-46页
        2.2.4 公共服务供应链的特性第46页
    2.3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3章 电子公共服务供应链绩效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第49-63页
    3.1 电子公共服务供应链绩效指标设计的重要性第49-50页
    3.2 电子公共服务供应链绩效指标设计原则第50-51页
    3.3 电子公共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第51-61页
        3.3.1 制度建设第52-53页
        3.3.2 基础设施建设第53-55页
        3.3.3 内部提升优化第55-58页
        3.3.4 外部绩效与产出第58-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问卷调研与数据可靠性分析第63-71页
    4.1 问卷的形成与调研第63-65页
        4.1.1 问卷形成过程第63-64页
        4.1.2 问卷调研第64-65页
        4.1.3 变量及测量题项缩写定义第65页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5-67页
    4.3 信度分析第67页
    4.4 效度分析第67-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第71-83页
    5.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介绍第71-73页
        5.1.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第71页
        5.1.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第71-72页
        5.1.3 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与步骤第72-73页
    5.2 研究假设与结构方程模型设定第73-74页
    5.3 结构方程模型识别第74-75页
    5.4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与评价第75-79页
        5.4.1 模型的拟合第75-78页
        5.4.2 假设检验第78-79页
        5.4.3 模型拟合结果分析第79页
    5.5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研究建议第79-81页
        5.5.1 指标权重的计算第79-81页
        5.5.2 研究建议第81页
    5.6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3-87页
    6.1 研究结论第83-84页
    6.2 研究不足第84-85页
    6.3 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 电子公共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调查问卷第91-93页
致谢第93-95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F县农村互助幸福院为例
下一篇:不当督导对基层公务员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