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猪伪狂犬病毒两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B细胞抗原表位的初步鉴定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 伪狂犬病毒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1 猪伪狂犬病毒研究第12-14页
            1.1.1 猪伪狂犬病毒粒子第12页
            1.1.2 猪伪狂犬病毒理化性质第12-13页
            1.1.3 猪伪狂犬病毒的主要糖蛋白第13-14页
        1.2 临床症状第14页
    2 诊断方法第14-18页
        2.1 常规诊断方法第14-15页
            2.1.1 病毒分离及鉴定第14-15页
            2.1.2 电镜观察第15页
            2.1.3 动物实验第15页
        2.2 血清学诊断方法第15-17页
            2.2.1 血清中和实验(SN)第15页
            2.2.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15-16页
            2.2.3 免疫荧光染色(IF)第16页
            2.2.4 乳胶凝集试验(LAT)第16页
            2.2.5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第16-17页
            2.2.6 免疫胶体金技术(GICT)第17页
        2.3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第17-18页
            2.3.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第17页
            2.3.2 核酸探针技术第17页
            2.3.3 原位杂交技术(insituhybridization,ISH)第17-18页
    3 防控第18页
    4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4.1 单克隆抗体技术第18页
        4.2 单克隆抗体的发展第18-19页
        4.3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第19-21页
            4.3.1 检测鉴定的应用第19页
            4.3.2 定位诊断的应用第19页
            4.3.3 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第19页
            4.3.4 蛋白质提纯的应用第19-20页
            4.3.5 作为免疫抑制剂第20页
            4.3.6 作为研究工作中的探针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4页
第二章 猪伪狂犬病毒囊膜蛋白gB、gC和gE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第24-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33页
        1.1 主要材料第24-25页
        1.2 主要试剂第25页
        1.3 溶液的配制第25-26页
            1.3.1 细菌培养基第25页
            1.3.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相关溶液第25页
            1.3.3 Western-blot相关溶液第25页
            1.3.4 纯化蛋白相关溶液第25-26页
        1.4 PRV gB、gC、gE基因克隆第26-31页
            1.4.1 引物设计及合成第26-27页
            1.4.2 病毒扩增及病毒DNA提取第27页
            1.4.3 PCR反应第27-28页
            1.4.4 凝胶电泳及DNA片段纯化回收第28-29页
            1.4.5 重组质粒构建第29-31页
        1.5 重组gB、gC、gE蛋白的诱导表达及鉴定第31-33页
            1.5.1 诱导表达第31-32页
            1.5.2 SDS-PAGE电泳第32页
            1.5.3 Western-blot第32-33页
    2 结果第33-37页
        2.1 PRV gB、gC、gE基因的PCR扩增与克隆第33-35页
            2.1.1 PRV gB抗原性分析第33-34页
            2.1.2 PRV gC抗原性分析第34页
            2.1.3 PRV gE抗原性分析第34页
            2.1.4 PRV gB_1、gB_2、gC_1、gC_2、gE PCR扩增第34-35页
        2.2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第35-36页
        2.3 重组蛋白鉴定第36-37页
            2.3.1 SDS-PAGE电泳第36-37页
            2.3.2 Western-blot第37页
    3 讨论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第三章 两株抗猪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与鉴定第40-52页
    1 材料第40-41页
        1.1 主要材料第40页
        1.2 实验试剂第40-41页
        1.3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1页
    2 方法第41-46页
        2.1 PRV纯化抗原的制备第41页
        2.2 小鼠免疫第41页
        2.3 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第41-42页
        2.4 细胞融合第42-45页
            2.4.1 饲养细胞的制备第42页
            2.4.2 骨髓瘤细胞(SP2/0细胞)悬液的制备第42-43页
            2.4.3 免疫脾细胞悬液的制备第43页
            2.4.4 HT、HAT选择培养基第43页
            2.4.5 融合步骤第43-44页
            2.4.6 杂交瘤细胞筛选第44页
            2.4.7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第44-45页
        2.5 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稳定性试验第45页
        2.6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及腹水制备第45-46页
        2.7 单克隆抗体与重组蛋白的特异性反应鉴定第46页
        2.8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第46页
    3 结果第46-49页
        3.1 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第46页
        3.2 单克隆抗体稳定性试验第46-47页
        3.3 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第47页
        3.4 单克隆抗体的亚类鉴定第47页
        3.5 单克隆抗体IFA反应特性鉴定第47-48页
        3.6 Western blot鉴定单克隆抗体第48-49页
    4 讨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第四章 猪伪狂犬病毒两株单克隆抗体B细胞表位的初步鉴定第52-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6页
        1.1 菌株、毒株、质粒第52页
        1.2 实验试剂第52-53页
        1.3 PRV gC、gE基因分段引物设计及合成第53-54页
            1.3.1 gC基因引物设计及合成第53页
            1.3.2 gE基因引物设计及合成第53-54页
        1.4 PCR扩增与重组质粒构建第54-55页
        1.5 目的蛋白的表达与鉴定第55-56页
            1.5.1 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第55-56页
            1.5.2 Western blot鉴定gC、gE蛋白B细胞表位第56页
            1.5.3 gC、gE蛋白抗原表位变异分析第56页
    2 结果第56-61页
        2.1 抗gC蛋白2B3单克隆抗体B细胞表位第56-59页
            2.1.1 gC蛋白基因F1~F7片段PCR扩增第56-57页
            2.1.2 gC F1~F7重组蛋白表达及鉴定第57页
            2.1.3 2B3单抗Western blot鉴定gC F1~F7重组蛋白第57-58页
            2.1.4 gC蛋白抗原表位的变异分析第58-59页
        2.2 抗gE蛋白2B3单克隆抗体B细胞表位第59-61页
            2.2.1 gE蛋白基因EF1~EF5片段PCR扩增第59页
            2.2.2 gE EF1~EF5重组蛋白表达及鉴定第59-60页
            2.2.3 5C10单抗Western blot鉴定gE EF1~EF5重组蛋白第60页
            2.2.4 gE蛋白抗原表位的变异分析第60-61页
    3 讨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全文总结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雌激素双酚A诱导山羊睾丸支持细胞自噬发生的研究
下一篇:TGEV感染对猪肠上皮细胞葡萄糖和精氨酸吸收影响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