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相似性认定标准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9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9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音乐作品相似性认定的现状 | 第11-15页 |
第一节 音乐作品相似性认定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一、缺乏统一认定标准 | 第11-12页 |
二、专家意见法律地位备受争议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音乐作品相似性认定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13-15页 |
一、音乐作品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型作品的特征 | 第13-14页 |
二、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经验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音乐作品相似性认定 | 第15-22页 |
第一节 被侵权音乐作品具有独创性 | 第15-18页 |
一、音乐作品独创性要求 | 第15-16页 |
二、音乐作品改编需要具有独创性 | 第16-17页 |
三、独创性例外—不受保护的和声功能原则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接触规则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实质性相似规则 | 第19-22页 |
一、实质性相似的界定 | 第19-20页 |
二、“显著性相似”与“初步相似” | 第20-21页 |
三、片段性字面相似和综合性非字面相似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音乐作品实质性相似的认定 | 第22-29页 |
第二节 实质性相似的判断主体 | 第22-23页 |
一、普通听众 | 第22页 |
二、目标受众 | 第22-23页 |
三、音乐专家 | 第23页 |
第二节 实质性相似的定性 | 第23-26页 |
一、内外部因素检测法 | 第23-24页 |
二、逐重分析法 | 第24-25页 |
三、判断方法的缺陷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音乐作品实质性相似的定量 | 第26-29页 |
一、“8 小节原则”的业界惯例 | 第27-28页 |
二、“低微标准”与音乐采样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音乐作品相似性判定的抗辩及建议 | 第29-35页 |
第一节 音乐作品相似性判定的抗辩 | 第29-32页 |
一、独立创作 | 第29-30页 |
二、相似部分共同来自于其他作品 | 第30-31页 |
三、无意识复制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我国司法实践中判断音乐作品相似侵权的建议 | 第32-35页 |
一、借鉴适用美国“接触+实质性相似”规则 | 第32-33页 |
二、综合使用“内外部因素检测法” | 第33页 |
三、改专家意见为鉴定意见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